第115章 成本控制(第3页)

提高关税、限制市场准入、技术转让审查,一系列组合拳打得日本相关產业叫苦不选。

“这表面上看,是日本半导体產业的一场危机。”

中山拓也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著一种洞察先机的敏锐。

“但对我们世嘉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给两位董事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拋出了一个他们未曾设想过的战略构想。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们可以利用当前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制裁下的困境,以及日元持续升值带来的產业外移压力—”

“由我们世嘉出面,或者通过两位董事旗下的关联公司,积极推动甚至直接参与投资,去『鼓动』我们的晶片供应商,例如东芝,將一部分中低端晶片,比如z80,或者其他一些技术相对不那么敏感的逻辑晶片的產能和技术授权,逐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且具备一定產业基础的地区。”

“比如说——弯弯。”

“弯弯”

寺內董事和波多野董事几乎同时挑了挑眉毛,眼神中充满了惊讶。

这个思路,太跳跃了。

“是的,弯弯。”

中山拓也肯定地点头。

“据我所知,弯弯当局对於发展半导体產业雄心勃勃,也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

“我们可以特別关注一下,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叫做『弯弯积体电路製造公司”,也就是台积电。”

“或者,寻求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联华电子”,也就是uc,进行授权代工的深度合作。”

“这样做,不仅能为我们世嘉未来获取低成本、供应稳定的晶片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能有效分散供应链过於集中的风险。”

“甚至,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我们是在为自己培育一个更具成本优势的晶片供应生態。”

寺內董事和波多野董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中山拓也的这番话,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採购或代工范畴。

这几乎是在建议他们,参与到区域半导体產业格局的塑造中去。

这种“曲线救国”甚至可以说是“產业孵化”的战略构想,让他们感到既震惊又隱隱有些兴奋。

“拓也君,你的意思是,利用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

波多野董事问道,他显然捕捉到了关键。

“没错。”

中山拓也的语气十分篤定。

“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日本在其中註定是相对弱势的一方。以美国人的行事风格,这种压力在短期內,甚至未来好几年,恐怕都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

“所以,將部分非核心、但用量巨大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晶片產能向外转移,寻求更低的生產成本和更灵活的合作模式,对那些承压的日本半导体企业而言,也是一条不得不考虑的出路。”

“这个方案,绝对值得我们深入考察和研究。”

两位董事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这个大胆计划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