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孟中泠
3. 问道(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韦济问道:“青娘子客栈中的封峤,可是出自以律学著称的冀州封氏?”
“嗯。”我笑道,“他是封家出的第二个天才。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读书,小小年纪,一个人离家出走,上青城山问道,结果青城山的影子还没见着,就被天师道的人骗去了泸州。”
“据韦某所知,天师道是朝廷认可的正统教派,这其中,莫非另有隐情?”
“所以我说他是个天才,等到被泸州知府收监,才发现自己入了个假教。”
“泸州知府熊图?他是位能臣,在西南镇边多年了。”
我不禁错愕:“怎么竟连你也叫他熊屠?”
韦济亦是愕然,谨慎言道:“泸州知府姓熊名图,字伯通,与我是同榜进士。虽然他官阶比我高,但我直呼其名,亦无不妥吧?”
我按了按额角:“果然人的名字会起错,但外号绝不会错。大人这位同榜能征善剿,边民惊畏,人称‘熊屠’。”
韦济面上掠过一丝尬色:“那封峤……他是如何寻到你这儿来的?”
“熊知府见封峤是真的被骗,年纪又小,于是善心大发,只责了他四十大板,还告诉他八亭道有家客栈,应该是他封家的同宗所开。”
“熊知府也来过青城客栈?”
我摆手:“他不必来。你也知道他深耕西南,手握长宁军,‘西南半壁’到处都有他的眼线。
“那天槐序上山拾柴,恰逢跟个叫花子似的封峤晕倒在路边,就把人背回来。封峤醒来后,发现我那客栈招牌是他封家族谱除名的七叔公所题,便赖上我了。
“原以为这小子吃些苦头,会回中原,没想到竟挺有毅力,赖到现在还没走。”
韦济笑道:“怕是他以后更不会走了。”
我也笑:“是啊。”
韦济又问:“你说封峤是封家出的第二个天才,那第一位又是谁?”
我自豪道:“就是我爹封玄啊。我爹比封峤早三十年上青城山问道,并且成功了,在山上做了好几年道士。”
“令尊真是了不起。”韦济慨叹,迟疑又道,“韦某很想问青娘子一个问题,只是十分冒昧。”
“你想问我娘是吧?”我看着他,笑道,“我娘比我爹更了不起。她是南广部青宾寨的采药女,一心也想上青城山问道,历尽艰辛抵达青城山,却发现他们那一派不收女弟子。我娘不气馁,于是拐了个道士回家。”
韦济笑道:“原来你们全家都爱修道,不知青娘子可去青城山问过道?”
我抄着手,望向远方:“他们连女弟子都不肯收,这样的道,我还不屑去问。我生在南广,长在南广,八亭道就是我的道。”
“青娘子见解不凡,是韦某狭隘了。”
“韦大人是哪里人?”
“韦济秀州嘉兴人氏。”
“嘉兴的一年四季是什么样子?”
韦济负手低叹:“春有烟雨,夏生潮汐,秋来长空雁影,冬往南湖折梅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