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特殊照顾(第3页)

“背包重心调整一下,后面的路更要小心,“段景林检查了一下小王的装备,“有困难及时说,不要硬撑。“

“我可以坚持,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拖累整个队伍,“小王坚定地说道,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

“那好,我们继续,但你要跟紧,“岳鸣鼓励道,“前面还有更困难的路段。“

看到这一幕,参观团的军官们都被深深震撼了。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保持这种团队精神,“李德华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这种品质在我们工兵部队的老兵中都很少见。“

“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林建军指出了一个更重要的细节,“刚才那个救人的动作,完全是条件反射,没有任何犹豫。这说明他们平时就是这样训练的,互相帮助已经成为了本能。“

“这种战友情在正规部队中都很珍贵,在新兵中更是罕见,“张志军点头赞同,“一般新兵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

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新兵队伍终于翻越了南山。当他们到达山顶时,参观团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军官甚至需要停下来休息。

但新兵们的状态依然很好,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呼吸,就准备继续下山。

“他们怎么还这么有精神?“赵建国边喘气边说道,“我们这些不负重的人都累成这样,他们背着四十公斤居然还能保持这种状态?“

下山的路更加困难。陡峭的坡度加上松散的石头,让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参观团的军官们都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踏空。

但新兵们在下山时展现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技巧和胆量。他们采用一种特殊的侧身下坡方式,既能降低重心保证安全,又能保持较快的速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下坡过程中依然保持着队形,相互照应。

“这种下坡技巧我从来没见过,“陈明华仔细观察着,“既不是普通的登山技巧,也不是常见的军事越野动作,更像是...“

“更像是什么?“其他人急切地问道。

“更像是在实战环境下的战术移动,“陈明华想了想说道,“追求的是速度和安全的最佳平衡,而且明显考虑了作战需要。“

“你是说,他们练的不是普通的体能训练,而是实战技能?“张志军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很有这种可能,“陈明华点头,“这种技巧在我们侦察部队中叫做'战术机动',是高级训练科目。“

下山后,队伍来到了所谓的石桥村。参观团本以为这里会轻松一些,结果发现情况更加惊人。

所谓的石桥,其实就是横跨一条山涧的几块大石头。石头之间的间距不等,有的近有的远,最宽的地方将近两米。而山涧下面是湍急的溪水,深度不明,但听声音就知道不浅。

“这也叫桥?“赵建国站在“桥“头看着那几块摇摇欲坠的石头,“我们不负重都要小心翼翼,他们背着四十公斤怎么过?“

“这根本就是在玩命,“林建军直接说道,“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而且石头表面还有青苔,很滑,“李德华指出了更危险的因素。

但新兵们的表现再次让他们目瞪口呆。

岳鸣首先示范,他站在第一块石头上,仔细观察了一下每块石头的位置和状态,然后开始跳跃。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装备,但他的动作依然灵敏准确,每一步都稳稳地落在石头的中心位置。

“这平衡能力绝了,“张志军赞叹道,“背着四十公斤还能在这种地方如履平地。“

更让参观团震撼的是,其他新兵依次跟上,虽然过程中有些紧张,有些小心翼翼,但都成功通过了这个危险的“石桥“。最关键的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害怕而退缩或要求帮助。

那个刚才差点摔下山的小王,在通过石桥时显得特别小心,但依然坚持自己完成,没有要求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