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奢侈的空军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边缘有几个身影动了动。那是几个看起来身材略显单薄、气质更为文静的青年,还有两三个剪着短发、眼神坚毅的女学生。他们或许体能不足以在“铁血救国团”中脱颖而出,或许更认同郑先生所说的“根基”理论,或许觉得笔杆子和算盘同样可以成为武器。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面色白皙的男生,犹豫了一下,率先走上前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先生,我…我想报名参加培训营。”
紧接着,另外两个文弱些的男生也跟了过来。那两三个女学生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身材高挑、眼神明亮的姑娘朗声道:“先生说得对!救国不分男女,也不只在扛枪!把后方治理好,让前线的将士无后顾之忧,同样是抗日!我们也报名!”
郑先生看着眼前这几个略显单薄却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尤其是那几位女学生,在这个时代尤为难得),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瞬间涌上心头,眼眶竟有些湿润。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地点点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好!欢迎你们!欢迎有志青年!救国之路,有你们同行,幸甚!山东幸甚!”他赶紧拿出名册和笔,郑重地记下了这几个名字。′卡¢卡·小,税/王? ~免-肺·阅?犊!
事实上,济南街头的这些事情周辰又怎么会注意不到?这些知识青年立志参军报国,周辰当然会满足他们。
事实上,他早就有这个意识,要将铁血救国团的军官培训机构给剥离出来,成立一所军校,校址都己经选好了,只是一首没有想出合适的名字,所以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布出去。
他早先想到的就是齐鲁抗日军官学校,但是想想地域色彩太浓厚了,尤其是现在豫东也是他的势力范围,这就更不合适了。
偶然的一个刹那,他想起了黄河大合唱,于是提笔写下八个大字——黄河抗日军官大学。
当原定计划最后一个采矿场变成了油井,插入了德州境内数千米深的大油田之中,周辰知道扩充装甲部队的时机己经充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