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鸡场(第2页)
至于肉类、鱼类那就更别提了,山东的近海捕捞都是小单位的木质渔船,那点鱼类产量供应10万大军都够呛。畜牧业就没有提的必要了,周辰压根就找不到。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考虑到日军海军的威胁,如果大规模使用专业的捕捞船,很可能遭到日本海军舰艇的封锁,到时候沿海渔民日子将会更难过,周辰便将希望放在淡水鱼和蛋鸡的养殖身上。`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本人对养殖这两种牲口比较了解。
这一时期美国的笼养鸡都只是停留在过渡阶段,还没有发展到金属铁笼进行专业化养殖的地步,周辰就决定首接一步到位。
同时对其他牲口的养殖也要进行鼓励,而这个时候他从原时空带来的技术资料就能派上用场了——《母猪的产后护理》、《高效养鸡技术》、《科学养鱼技术手册》等等。
他从美国进口了一批白羽鸡,一部分用来抚育鸡苗,一部分首接进入早己建好的鸡场,这些初代鸡将会成为山东大规模养殖的开端,为第一批养殖人员积累宝贵的养殖经验。
为了确保养殖效率,政府部门特意从各地招募了一批有着十几年养鸡经验的老农,又选拔了一批农业院校毕业的年轻学生,组成了一支兼具实践与理论的管理团队。
老农们熟悉鸡群的习性,能凭经验预判疾病征兆;而学生们则擅长记录数据、优化流程,二者相辅相成。
周辰手里攥着一本的养殖日志,偶尔也会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在鸡舍间巡视。
这本日志是穿越前某家庭养鸡场多年积累的实战记录,详细记载了不同季节的饲料配比、常见病症的应对措施、乃至鸡群密度对产蛋率的影响。
相比那些泛泛而谈的官方技术手册,这些由养殖员一笔一画写下的经验显得尤为珍贵。
比方说,在春秋两季,早晚温差大的时候,不同的时间段窗户开多大,首接影响室内温度,一个控制不好就有大批的白羽鸡会感冒。
还有灯光、水帘、风机、喂食等等技术细节,没几年经验根本找不出最合适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