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夏收大会战(第2页)
他眼中闪过一丝军人特有的锐利光芒,“数据也扎实:一台收割机,一天工作八小时,顺顺当当能收西十到六十亩地。
方案里取了个中间值,五十亩一天,我看啊,还留了余地!要是老天爷赏脸,不刮风不下雨,机器和人加把劲,干它十个钟头,六十亩七十亩也不在话下!”
吴佩孚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我们现在手里有七千多台收割机。+w,e′i`q,u?x,s¨._n¢e?t+计划从六月初开始,在最南边、麦子熟得最早的皖北、豫东动手。
然后像梳子一样,一路向北梳过去,最后收拾河北北部最晚熟的麦田。
整个行动周期拉长到西十天。刨掉路上转移花掉的时间,完成这一千三百万亩,老夫认为,完全有把握!”
“玉帅!” 梁漱溟立刻反驳,“您自己也说了‘老天爷赏脸’!这些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麻烦,是路上的‘人’和‘路’! 民情复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道路状况参差不齐,后勤补给线拉得像面条一样长!这些才是要命的地方!这可不是您指挥千军万马打仗,一声令下就能开过去啊!”
“梁先生!” 吴佩孚声音陡然提高,带
着久经沙场的铁血之气,他霍然站起,“您完全是杞人忧天! 您说的这些,对别的乌合之众或许是难题,但对我先锋军来说,算个屁!
民情复杂?再刁的刺头,再凶的土匪,能扛得住老子架在车顶的mg34通用机枪突突一梭子?
交通后勤?这更是先锋军的看家本事! 几十万大军的后勤物资都能供应到辽西去,区区收割机转移,算得了什么?”
“这……这……” 梁漱溟被吴佩孚这赤裸裸的武力宣言噎得说不出话,指着那份方案,手指都在抖,“玉帅!您……您真把这收割麦子,当成打仗了?”
吴佩孚站得笔首,军人的傲然尽显无遗,反问道:“如此规模,如此调度,如此保障需求,与一场战役何异?难道不是吗?”
“嗨呀!我算明白了!” 韩复榘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般指着梁漱溟,又扫了一眼旁边几位脸色难看的省政府官员,“我说梁先生怎么死活拦着!闹半天,您还当这是你们政府衙门里发个文件、开个会就能办成的‘公务’哪?天真!”
他毫不客气地嘲讽道,“就靠这帮坐办公室的老爷们?再给他们十年,也组织不起这种阵仗!门儿都没有!”
这话像刀子一样戳过来,坐在对面的几位省政府高官瞬间面红耳赤,眼中喷火,怒视着韩复榘。
但在周辰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扫视下,在如此严肃高级别的会议上,他们也只能咬紧牙关,把涌到嘴边的怒骂硬生生咽了回去,拳头在桌下攥得死紧。
周辰适时地清了清嗓子,声音平和却带着定调的力量:“向方,话不能这么说。”
他看向政府官员那边,语气带着安抚和肯定,“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联络遍布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大型农场主,协调收割的田地、安排地方上的人手配合、解决临时出现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