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夏收大会战(第3页)
这些细致繁琐的工作,正是政府的长项。这件事,光靠军队的枪杆子办不成,必须军政两条腿一起走路,紧密配合!”
会场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烟头燃烧的细微声响。
一首沉默观察的副司令徐承德,见双方的火气暂时被周辰压住,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司令,诸位,我提个折中的法子,看行不行?”
他拿起方案,“咱们的目标是一千三百万亩,这个数很好,是方向。但咱们不必把它当死命令,非得一丝不差地完成。也不一定非要把计划里划定的每一块地、每一亩麦子都割干净才罢休。”
他翻到行动计划表那几页,“关键在于,时间!节奏! 我们严格按照行动时间表来。
到了某个区域预定的收割截止时间,无论这片地割完了八成还是九成,甚至只割了一半,收割机主力部队必须立刻向下一个预定区域转移!”
徐承德语气笃定,“只要整个大部队的行进节奏和收割节奏不乱,最终完成整个计划目标的八九成,我看,问题不大!”
周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今天会议开始以来最真切的赞许笑容:“好!承德这个思路好!灵活务实!”
“对!一处要是因为天气或者其他原因没割完,留下了点尾巴,没关系!后面行动顺利的地区,大家加把劲,努努力,完全可以把前面欠的‘账’给补回来!这样算下来,一千三百万亩,依然大有希望!”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退一万步讲,就算最后只完成了一千万亩,诸位,这对于我们华北的农业生产力来说,也是翻天覆地的一大步! 意义重大!”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计划里把皖北也算进来,主要是因为皖北的冬小麦成熟期比咱们山东早十天半个月。
收割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提前动起来,把这宝贵的机械产能利用上,给咱们的‘新镰刀’行动热热身,也能帮友邻解决点困难,增进情谊。”
“我知道,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私下里议论纷纷。但我要告诉你们,盟好邻邦,事关全国抗战的大局。我们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在战斗,不要老把自己当做地方官员,要有格局,做大事,岂能算小账?”
随后,他目光转向负责鲁南方向的军官,“同样道理,鲁南的收割机大队,在正式开始本地收割前,也要抽调一小部分精干力量,提前进入苏北地区,帮助那些与我们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开明士绅和百姓抢收。记住,”
周辰的语气变得严肃冷峻,“所有派往山东以外区域执行收割任务的车队,必须配备足额的武装护
卫人员,携带必要武器,确保人机安全!这是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