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左拥右抱(第2页)
当谈判结束,双方代表面带笑容走出会议室,向外界宣布“谈判过程和谐有益,结果令双方满意”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仿佛之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
然而,历史的细节往往藏在角落。
那位负责为这场谈判提供茶水、打扫会场、并最终默默收拾残局的后勤老兵,在多年后向人提起时,总是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嗤笑: “和谐?满意?哈!俺是没念过啥书,可俺不瞎!那几天里头,送进去的水果点心经常是原封不动的端出来。+x,s,a+n?y*e?w?u`._c¢o\m*
那间屋里,烟味呛得人进不去,地上掉的烟头能扫一簸箕。
椅子?哼,换了好几把!有把椅子腿都裂了缝,一看就是被狠狠墩的!
还有一回,俺进去收拾,正看见首长扶着桌子站起来,那脸色……啧啧,像要吃了人似的,对面那位也不遑多让,脖子都红了!
可等门一开,两人脸上又都挂上笑了……
这些读书人呐,桌子底下踢得再狠,桌面上也得摆得漂漂亮亮。俺就知道,这‘和谐’,是摔出来的、吵出来的,不过嘛,”老兵顿了顿,敲敲烟袋锅,“最后能把事儿办成,没真打起来,让老百姓少遭点罪,那就算摔碎一屋子椅子,也值了!”
前期艰难的谈判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达成撤兵协议。
最核心的是后期的补偿条款,若干年后,周辰评价这段往事,是这样说的:“当时的我,不为得到山西而感到喜悦,却因达成了这项援助协议而感到高兴。”
这项协议涉及到了粮食、药品、枪支弹药,甚至是工业援助,如此多的项目,自然不是一两天能够谈得完的。
尤其是在工业援助方面,先锋军表现的比喝了伏特加的老毛子还要豪放。
对于刚刚抵达陕北的红军来说,这要是不狠狠的宰一刀,那简首对不起这么长时间的浴血奋战。
他们自然是想借此建立起完善的军工生产,为此不惜在其他方面作出让步,比如归还一批俘虏的晋绥军炮兵、帮助先锋军清理掉一些顽固分子。
只要多换一些机器、多换一些技术指导,那也不寒碜。
至于先锋军代表所提出的工业体系化、技术标准,这一群身经百战的将领表示,虽然听不明白这到底是在说些什么,但总觉得好厉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