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诸葛亮聚众求贤,赵云孙乾齐荐英才
刘备等人离开后,诸葛亮又召来了赵云以及糜竺、曹宣、简雍、孙乾、陈震。鸿特暁说蛧 最欣漳节耕鑫哙
由于刘备带走了一大批内核文武,以至于现在幽州的内核军政文武配置上也有了明显的不足。
虽然慕名来涿县的士子也不少,但治学的多务实的少,兼之除了涿郡外,其馀六郡又苦寒艰险,愿意出仕的也就更少了。
出仕的士子少,能通过考核升迁的也更少了,再加之幽州财政紧张不养闲人,无务实能力的也不会让其就任,故而郡县诸吏多有空缺或身兼多职。
堂内。
诸葛亮羽扇轻摇,扫视众人,徐徐而道:
“治州理郡,首要在于用正人、退奸佞。如同养身要靠调息,治国要靠贤才。州郡若无栋梁,就好比房屋缺了大柱:细柱则房屋易塌,贤少则州郡难安!欲求州郡安稳,需以直臣替代佞臣!纵观世间,好木材多生深谷,真直士多出寒门。故而明主访贤要往低处寻:有人怀济世才,却混迹市井;有人高才卓绝,却无人举荐;有人忠孝仁义,却反遭埋没。$?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当年尧访荒野,汤聘耕夫,周提布衣,方得天下安!”
“我等当悬官位待英才,备厚礼聘隐士。若使奸邪当道,忠良流放,纵有黄金万两,也无贤人敢来。州郡危难无人扶,百姓流离无处归,此皆失贤之大祸!从古到今,失贤国危,得贤民安,便是此理!故曰:欲安天下,先求贤士!亮欲下求贤令:举贤不避亲仇,幽州境内吏民游士,不论出身,不拘微贱,德才兼备者,皆可为上吏。”
“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低吟细思。
片刻后,曹宣率先问道:“军师欲正幽州纲常,属下佩服。然而方今乱世,礼乐崩坏,有德者大多无才,有才者大抵无德,能德才兼备者,少之又少。若要同时考量德才,恐求贤困难,军师此举,要求是否过高了?”
诸葛亮轻笑道:“乱世之间,德才兼备者稀少,此乃实情,亮亦认同曹度支所言。然而,治州理郡,又岂可因选任贤才艰难而用奸佞庸才?纲纪重整,非严不可。为政之道,贵在‘上行下效’。如人身导息上正则下直,吏治之道亦如此理。若我等上吏皆以德才为圭臬,严选苛核,则下吏欲求晋升,必自勉力修德以求君子之风,砺才以效栋梁之能。?s-o·s^o¢x!s!w*.*c·o+m+久而久之,州郡之中,贤者渐众,奸佞自退。此乃良禽择木,群鸟趋明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