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诸葛亮密请许攸入辽东,袁绍欲卸任

 第249章 诸葛亮密请许攸入辽东,袁绍欲卸任(1更) 

 许攸虽曾表态支持袁谭,但那不过是权宜之计。兰兰蚊血 唔错内容
 

 当时袁尚为了讨好审配,执意要杀许攸,许攸不得不暂时支持袁谭以求自保。
 

 然而,许攸从未真正站队支持袁绍的任何一位儿子!
 

 在许攸看来,袁绍正值壮年,此时去支持袁绍的子嗣,无异于舍本逐末,甚至倒反天罡。
 

 自古以来,主君在世时,继承人之争便充满变量。
 

 即便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矩,但真正决定权仍在主君手中。
 

 若主君长寿,最大的威胁往往不是外敌,而是自己的儿子。
 

 因此,当审配、逢纪、郭图、辛评等人纷纷公开支持袁尚或袁谭时,许攸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袁绍身上。
 

 只要袁绍雄心尚在,袁氏基业便轮不到诸子染指。
 

 今日向袁绍献策三条,实则也是在试探袁绍是否还有争雄之心。
 

 而试探的结果,令许攸深感失望。
 

 袁绍虽然年岁未衰,但心志却已老朽。
 

 第一条路,袁绍尤豫,是因放不下四世三公的尊荣,不愿向昔日的小弟低头。我的书城 已发布罪欣漳劫
 

 第二条路,袁绍踌躇,则纯粹是没了魄力去辽东吃苦。
 

 第三条路,不过是换了个体面的方式投降刘备罢了,与第一条路没本质的区别。
 

 袁绍既无雄心,许攸便不得不另谋出路。
 

 河北之地,欲置许攸于死地者甚众,若不早做打算,许攸定会死于袁尚、审配等人之手。
 

 许攸,还不想死,在这个乱世中,苟住性命才是第一要考虑的。
 

 回到府中,许攸从暗格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数日前诸葛亮遣人秘密送来。
 

 信中寥寥数语,只问许攸是否有意前往辽东避祸,若愿往,诸葛亮可提供钱粮与护卫。
 

 许攸何等精明?
 

 诸葛亮虽未提任何要求,但越是如此,越意味着所求甚大。
 

 辽东的公孙度威行海外,多有中原人士避乱辽东,如北海管宁、邴原、王烈、国渊等,更有大量流民涌入辽东,带去了农耕技术,使辽东粮食产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