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神纹本神
第317章 诸葛亮大赚特赚,欲铸新钱平诸物价(第3页)
甄义闻此保证,暗舒一口气,郑重立誓:“甄氏今后,唯愿与左将军同进同退,绝无二心。”
诸葛亮微微颔首:“甄氏心意,亮亦会如实转达左将军。”
甄义暗喜,拱手告退:“如此,某便不叼扰了。”
目送甄义背影远去,诸葛亮眉宇间肃然之色愈深,眼中寒芒闪动。
思虑片刻,诸葛亮立即提笔修书,令书童王基遣可靠信使飞驰送往中山卢奴,务将此密信亲手交予庞统。
刘备基业初肇,根基未稳。
无论袁熙此举系受他人蛊惑抑或仅为一己私欲,但凡其心存动摇刘备基业之念,诸葛亮断不能容!
暂时将袁熙的事搁置一边,诸葛亮又将思绪沉寂在怎么分配这新得的两千馀万钱,给世家豪族代表所说的“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广纳流民,解府库之困,安地方民生”只是客套之词,具体的分配也得诸葛亮权衡后才能决定。
刘备缺钱粮缺军械缺战马,处处都要钱,两千馀万钱看着挺多的,可分配到九郡三国及刘备未来的战事准备上,就显得很少了。
诸葛亮恨不得一分钱当两分用,亦希望能钱生钱。
思索良久,诸葛亮派人召来度支校尉曹宣,在钱粮上,诸葛亮负责方略的制定,曹宣负责方略的执行。
“曹校尉,如今左将军所控九郡三国,多为新招抚的流民,流民身无多馀钱财,习惯以物以物;然而世家豪族又多五铢,以至于五铢泛滥,物价飞涨,亮有意重铸新钱,用以平诸物价,你以为如何?”诸葛亮道出了现如今的九郡三国弊端。
曹宣吃了一惊,急劝道:“恕属下愚钝,昔日董卓铸小钱替代五铢,以至于钱贱物贵,一石谷竟要数万小钱。军师若铸新钱,岂不是让物价飞涨给甚?”
看着一脸严肃认真的诸葛亮,曹宣又生出了疑虑:军师一向懂得钱粮之道,怎今日会提出重铸新钱之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