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神纹本神
第362章 袁绍调汝南门生故吏,陈登广陵举兵
广陵郡,匡琦城。
陈瑀风尘仆仆而来。
见一直在北方的族叔忽然来到匡琦城,陈登大感意外,遂问原由。
“自袁公卸任让位后,我本在渤海与袁公闲居。年初左将军起兵七路南征曹操,袁公认为此乃报仇的天赐良机,遂许我信物,让我入汝南游说袁氏门生故吏及汝南黄巾余部响应左将军。”
“我亦认为,机不可失。眼下曹操已经亲自入邺城督战,许都正是空虚之时,若此时在汝南举兵,曹操回军则失河北之地,不回军则许都有失。”
陈瑀语气激动,眼中满是对功名的向往,将前因后果向陈登述说。
自官渡大胜后,汝南的反曹势力虽然安分守己,但这是迫于曹操势大的自保自策。
而今,刘备继承了袁绍余部起势于北方,不仅在去岁挡住了曹操五路北伐,今岁更是直接七路南征。
即便是在渤海闲居的袁绍也坐不住了。
袁绍四个儿子死了三个,只剩下幼子袁买在涿县,原本对袁尚的偏爱也转移到了幼子袁买身上。
袁绍也明白。
若不能在刘备荡平诸雄的过程中立些大功劳,袁买今后也难登大雅之堂,故而袁绍寻来了同为三公之后的陈瑀。
陈瑀年轻的时候也曾是风云人物,后因被孙策击败而彻底失势,在袁绍麾下蹉跎七年也无建树,反而还见证了袁绍势力的衰亡刘备势力的崛起。
倘若就此空老于竹泉之下,陈瑀肯定是不甘心的。
于是陈瑀在听了袁绍的计划后,一拍即合,愿意入汝南游说袁氏门生故吏及汝南黄巾余部响应刘备。
陈瑀又恐独木难支,于是在去汝南的途中又折道先入广陵寻陈登,欲寻陈登相助。
“元龙,你昔日的判断很对。方今天下可称英雄者,唯有左将军。只可惜昔日我与令尊自视甚高,瞧不起左将军而不愿给予左将军最大的资助,以至于颓势至今,竟反不如糜子仲兄弟。”
陈瑀轻叹一声,语气中有懊恼,争来争去,没想到最后能成事的反而是当初瞧不上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