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神纹本神
第367章 诸葛亮陈登兵围臧霸,竟遣书童劝降
臧霸此刻也是左右为难。
战吧,未必能赢,诸葛亮自助刘备以来,未闻败绩,此番又神速突破青州抵达东莞城外,臧霸并无信心打赢诸葛亮。
降吧,局势难料,曹操也非庸才,若曹操驱兵来攻,臧霸同样抵挡不住,届时再降曹操,又会遭曹操猜忌。
战不能战,降不能降,似臧霸这等在乱世中苟存的势力,遇上群雄逐鹿时还能割据一方,遇上曹刘相争后就只能坚定立场了。
要么为曹操死战,要么为刘备死战,想当墙头草只会遭到双方的痛击。
“你二人有何想法?”
臧霸不谈决定,反而将问题又抛给了孙观、孙康。
一向以臧霸为首的二人,本身在眼光见识上就不如臧霸,面面相觑后又低头不语。
二人虽然不开口,但臧霸也看懂了二人的选择。
若真想开战,二人绝不会低头不语,尤其是孙观,一向喜欢自请为先锋,今日却是怯战不愿。
“既如此,先回大寨商议。”
臧霸也未立即抉择,直接下令鸣金收兵。
“臧霸竟然退兵了?”黄忠微感惊讶,若方才臧霸执意要战,黄忠都准备尝试能不能在两军对阵时生擒臧霸。
诸葛亮目光灼灼,似是一切都在料算中一般,道:“臧霸不肯交战,足见其心有迟疑。既有迟疑,亮就能让臧霸主动请降。”
若臧霸方才执意开战,诸葛亮也会放弃招降臧霸的念头,一个心态决绝的人是不值得招降的,即便降了也得提防对方是诈降。
而今,臧霸在临阵时却选择了退缩,一个心态退缩的人也就有了招降的可能,欠缺的也只是个契机。
这个契机,诸葛亮亦早有谋划。
这几日,诸葛亮也并非什么都没做,就等着臧霸及孙观、孙康合兵。
兵贵神速,诸葛亮以迅雷之势南下徐州,本身就是在跟曹操抢时间,自然不会白白浪费几日。
此刻在开阳城外,陈登已经驱兵城下。
在吴敦据城不降后,陈登直接将开阳城三面围住,只留一面让吴敦派人出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