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结拜(第2页)

 “若蒙不弃,子瞻....子瞻愿拜沈兄为师!请沈兄教我!” 他说着,竟真的要行拜师之礼! 

 沈瑜吓了一跳,心中哭笑不得。 

 让未来的东坡居士拜自己为师?这玩笑开大了! 

 他赶紧起身扶住苏轼:“子瞻兄万万不可!折煞沈瑜了!” 

 他又拉着苏轼坐下,诚恳地说道:“你我年岁相仿,志趣相投,今日相谈甚欢,引为知己。¨求\书?帮/ /耕!芯~蕞*全*沈瑜方才所言,不过是一些路途见闻后的胡思乱想,有感而发,与二位贤昆仲分享罢了。岂敢言师?” 

 “若论才学文章,子瞻兄天纵奇才,他日成就必在沈瑜之上!子由兄根基深厚,思虑周详,亦非常人可及。” 

 看向同样神情郑重的苏辙,他又笑道。 

 “若二位不嫌弃沈瑜粗鄙,沈某倒有个不情之请。今日与二位一见如故,不如....我们效仿古人,义结金兰如何?从此以兄弟相称,互相砥砺,岂不快哉?” 

 这才是沈瑜的真实想法。和未来的文豪做兄弟,想想就带劲! 

 苏轼一听,大喜过望!拜师不成,结为兄弟更是求之不得! 

 他立刻拍手叫好:“妙!妙极!沈兄此言深得我心!子由,你说呢?” 

 苏辙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起身,对着沈瑜行礼:“沈兄豁达高义,见识非凡。子由能与沈兄结为兄弟,实乃幸甚!” 

 当下,三人就在这儿,以清风碧波为证,对着浩渺的岷江,简单而郑重地行了结拜之礼。 

 沈瑜年纪略长,为兄,苏轼次之,苏辙年纪最小,为弟。 

 “大哥!”苏轼兴高采烈地对着沈瑜喊了一声。 

 苏辙也微笑着向沈瑜行礼:“大哥。” 

 “二弟,三弟!”沈瑜笑着回应,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他这趟大理归途,最大的收获,竟是和未来的苏氏兄弟结下了这份情谊。 

 苏轼日后成为千古文豪,诗词写下两千七百多首,创作成就无疑是北宋第一大家! 

 甚至此时的诗作还是柳永之风,也就是艳科。 

 其实自唐开始,词一首都被算作小道,这也就是为何是唐诗三百首,而不是唐词三百首。也就是正所谓的诗尊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