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岁末惊雷:战火前的最后安宁(六)(第3页)
哄笑声撕破了寒夜的寂静,惊飞了栖在辕门上的寒鸦。被惊起的雪尘簌簌落在火堆里,腾起更浓烈的焦香。有人揉着笑出泪花的眼睛,有人拍打着结满冰碴的裤腿,这片刻的喧闹,仿佛将连日战备的疲惫都暂时驱散了。
笑声最酣处,赵长庚却忽然噤声。火塘里新添的胡杨木轰然炸裂,火星子差点迸溅在他褪色的灰布军装上,如果真的溅到了身上,那肯定会烫出星星点点的焦痕。他下意识按住腰间那柄磨得发亮的刺刀 —— 刀鞘缠着的红布条早己褪成粉白,那是去年出征时,母亲塞进行囊的平安结。
北风裹着雪粒子掠过营帐,将篝火压得矮了几分。赵长庚眯起眼,目光穿透跳动的火舌,投向北方那片隐在雪雾中的关隘。羊皮卷上的加急军报还揣在怀里,火漆印烫得胸口发烫:三日前,敌军前锋己越过洮河,距离此处不过百余里。
“排长,再来碗酒!” 新兵王二蛋的声音混着酒香飘来。赵长庚转头望去,少年正往掌心呵气,冻得发紫的手指深深陷进掌心的冻疮里,却仍死死攥着那封边角卷起的家书。泛黄的信纸上,歪斜的字迹被雪水洇得模糊,隐约可见 “等你回家” 的字样。
篝火噼啪爆开的声响里,赵长庚听见自己喉咙发紧的吞咽声。他摸出腰间的酒葫芦,仰头猛灌一口,辛辣的烈酒烧得眼眶发烫。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洮河两岸的百姓正扶老携幼逃亡,看见敌军的战旗刺破漫天风雪,更看见少年们揣着家书走向战场时,眼底未褪的稚气与决绝。
北风裹挟着雪粒扑簌簌砸在牛皮帐篷上,火塘里爆裂的木柴将冻土染成流动的血色残阳。营地中央,三个年轻士兵正赤膊在覆雪的草垫上扭作一团,缠着鹿皮护腕的手臂青筋暴起如盘蛇,粗粝的手掌死死扣住对方肩头。凛冽寒气中,肌肉碰撞的闷响混着此起彼伏的吆喝,穿透腊月深夜的寂静。
围观的新兵们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围成半圈,有人把羊皮袄顶在头上当战鼓敲打,兽皮与指节相击发出沉闷的 “咚咚” 声;有人扯着嗓子喊新编的荤段子,引来阵阵哄笑。蒸腾的白气裹着浓烈的青稞酒香在火光里翻涌,醉眼朦胧间,年轻人们通红的脸庞映得比天边晚霞还要炽热。偶尔有未燃尽的火星窜到雪地上,瞬间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呼啸的北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