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华工业新图谱(四)(第3页)

 但鲜有人知,这些看似来自异国名校的教官,实则是系统生成的 “虚拟军事专家”。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受时空限制,能精准地将现代战争理念与华夏战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翻开课程表,赫然可见 “装甲兵战术” 这样极具前瞻性的科目 —— 在多数军队还以骡马化运输为主的年代,这座学院己悄然为学员们打开了通往未来战争的大门,让他们得以接触最前沿的军事思想,为即将到来的军事变革做好准备。 

 北平南苑机场旁的空地,成了 “航空兵学院” 的落脚点,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适合飞机的起降和训练。系统提供的三十架教练机将伪装成 “从意呆利购买的菲亚特双翼机”,实则是更先进的下单翼设计,飞行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起落架能适应北方的粗糙跑道,减少了因跑道问题导致的事故。六十名飞行教官宣称来自 “高卢国空军退役军官”,他们的第一堂课,就是教学员如何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用地标识别航线,培养学员的实际飞行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让航空处的人去上海外滩租个办公室。” 章学良对航空处处长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挂块‘中法航空联合办事处’的牌子,专门处理‘购机事宜’,把这场戏演得更逼真。” 他看着系统生成的学员名单,上面有东北讲武堂的优等生,他们有着扎实的军事基础;也有从各地选拔的青年学生,他们充满活力和潜力,对飞行充满向往。他们将在半年后驾驶华夏自主生产的战斗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守护这片土地的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