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微米之下的呼吸
第79章 微米之下的呼吸
钱德禄那句平静的“下一块”,像一滴滚烫的铁水滴入冰湖,没有激起喧嚣的浪花,却让整个车间的温度骤然升高,将空气都灼烧得粘稠而肃杀。^8′1~k!s.w?.^c!o?m¢
丁建中默默转身。
他重新为标准平板涂抹丹红,动作一丝不苟,仿佛一位即将为将军披甲的侍从。
钱德禄的刮刀,再一次落下。
“噌”那单调而富有韵律的刮削声,成了这个深夜里唯一的心跳。
它压倒了一切杂音,将所有人的精神都强行拉扯进一个以“微米”为单位的、令人窒息的维度。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没有人抬头看钟,也没有人去想此刻是何时。
东方既白或是永夜沉沦,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的工具,眼前的工件,以及那张钉在墙上、如同神谕般高悬的图纸。
孙大海的阵地,在那座小小的冲天炉旁。
他像一头围着祭坛打转的蛮熊,时而用粉笔在炉壁上画下潦草的符号,时而又抓起扳手和撬棍,用最粗暴的蛮力,去实现那个最精巧的构思。
他要在炉身侧面开一个孔,安装氩气吹扫的管道,那位置的选择,必须精准地避开耐火砖的接缝,又要恰好处于铁水涡流最平缓的区域。
这活儿,一半是科学,一半是玄学。
另一边,赵立本也终于从他的房间里走了出来。
他手里捧着一个古旧的木盒,脸上带着一种大梦初醒般的、混杂着疲惫与兴奋的神情。′?齐`盛@*小?:*说d网1x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他将木盒轻轻放在一张干净的工作台上,缓缓打开。
盒子里,没有众人想象中的精密仪器,只有一排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陶土碗,以及几块用油纸包好的、看不出材质的金属块。
他将那些金属块一一取出,放在耐火砖上,然后打开了一台小型电炉的开关。
随着温度的攀升,那些金属块开始以不同的速度熔化、变色。
赵立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它们,瞳孔中倒映着炉膛内跳跃的红光。
他在用最古老、最原始的办法“观火法”,来校准自己对温度的感知。
“六百二十度,铅锡合金熔点,颜色暗红。”
“九百六十度,银熔点,颜色赤红。”
“一千零六十度,金熔点,颜色橘黄。”
他喃喃自语,像是在背诵一段早已刻入骨髓的经文。
他的双眼,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精密的光谱分析仪。
这是他压箱底的绝活,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在炉火前用血汗换来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