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思想的钢印(第2页)
小于0.05毫米!
刘师傅倒吸一口凉气。
这已经是接近极限的精度要求了!
但他没有说“不可能”,那张天才的夹具草图,已经彻底摧毁了他脑子里“不可能”这三个字。
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燃烧起一团名为“挑战”的火焰。
“路总师,您放心!我们就是不睡觉,也把这玩意儿给您啃下来!”
“我不希望你们不睡觉。”
路承舟摇了摇头,纠正道,“我希望你们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可复制的研发流程。我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源源不断解决问题的体系,而不是靠几个人的拼命。”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另一边,落在了那位始终沉默、神情复杂的老总工程师身上。
“江总工。”
路承舟走了过去,语气充满了尊重。
江建国身子一震,抬起头,眼神有些茫然。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这个名义上已经成为自己上司的年轻人,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他刚刚亲眼目睹了路承舟如何建立权威,如何与军方大佬平等对话,如何用一个思想就撬动了整个车间的未来。
他忽然感到一种强烈的、被时代抛弃的无力感。
“设计室负责攻克技术堡垒,但一条生产线的灵魂,是流程与品控。”
路承舟的声音诚恳而清晰,“这方面,您是整个红星厂最有经验的专家。所以,我需要您来做三件事。”
江建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
“第一,重新梳理我们现有的生产流程,把所有不合理、不科学的环节都找出来,形成一份整改报告。第二,建立一套全新的、精确到每一个螺丝钉的质量检验标准,并且亲自培训出一支铁面无私的质检队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些新来的学徒工,他们的技术培训,要由您来总负责。”
“设计室是矛,负责突破。而您,江总工,就是我们的盾,负责稳固我们的后方阵地,保证我们打下来的每一寸江山,都能守得住。”
矛与盾。
这个比喻,精准地定义了两个人的分工,也瞬间驱散了江建国心中所有的迷惘与失落。
他不是被淘汰了,他只是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转变成了一位运筹帷幄、镇守后方的帅才。
路承舟不仅给了他工作,更给了他一个无法被替代的位置和与之匹配的尊重。
江建国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他看着路承舟,郑重地、深深地点了点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路总师……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就是拼了命,也给你把这个‘后方’守得固若金汤!”
新的秩序,在三言两语间,被迅速建立起来。
技术攻关有刘师傅的工装设计室,生产管理有江建国的流程品控。
一个全新的、高效的、权责分明的指挥体系,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缓缓转动。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捧着一个木箱,快步走到了路承舟面前。
“报告路总设计师!这是刚刚从后勤仓库里调拨来的高精度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