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思想的钢印(第3页)
箱子打开,里面铺着厚厚的绒布,静静地躺着几件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德国造卡尺和千分表。
那优雅的工业设计,那清晰的钢印刻度,无一不散发着一股“精密”的气息。
刘师傅眼睛一亮,立刻凑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游标卡尺,入手冰凉而顺滑。
他试着推动了一下尺框,那几乎没有一丝旷量的、如丝般顺滑的移动感,让他这位老钳工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好东西!这可真是好东西啊!”
可就在他准备用这把卡尺去测量一个零件时,他脸上的笑容,却猛然僵住了。
“嗯?”
他看着卡尺上那陌生的、以“mm”为单位的刻度,又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张老图纸上标注的、以“寸”为单位的尺寸,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路总师……这……”
刘师傅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这是公制的……咱们厂里所有的图纸和机床刻度盘,用的全是英制。这……这根本对不上啊!”
一句话,让刚刚燃起的热烈气氛,瞬间冷却了下来。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看似微小、实则致命的问题。
公制与英制。
两种完全不同的度量体系,就像两种无法交流的语言。
再精密的德国量具,如果不能换算成生产线上通用的语言,那它就是一堆废铁。
难道要让所有工人,在每一次测量时,都拿着计算器去换算那个该死的“25.4”吗?
那样的生产线,别说“傻瓜式”了,恐怕连“天才”都玩不转!
一场刚刚开始的伟大变革,似乎在它的第一步,就遇见了一堵最基础、也最坚固的墙。
雷振宇也走了过来,眉头紧锁。
这是一个纯粹的技术细节问题,超出了他军事指挥的范畴。
他看向路承舟,想看看这位总设计师,要如何解决这第一道难题。
路承舟的脸上,却依旧没有任何波澜。
他只是拿起了那把德国卡尺,又拿起了一张老旧的英制图纸,平静地开口。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套度量衡。”
“一个工厂,更不能。”
他抬起头,环视着所有人,声音不大,却像一颗钉子,清晰地钉进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从今天起,‘强心’项目,废除英制,全部统一采用公制标准。”
“所有旧图纸,全部重新绘制。所有机床的刻度盘,全部给我换掉。”
“我不仅要造一颗‘心脏’。”
他的目光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野心的光芒。
“我还要借着这颗心脏,为我们国家的工业,立下它自己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