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父子相对(第2页)
“父皇您什么时候才能做一位合格的父亲?”
李二下意识地抬手,抚了抚额角,臭小子的伤口应该己经愈合了吧?
阿难将李二这细微的动作尽收眼底,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阿难...”
良久后,李二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寂,“随朕去东宫看看。”
说完,李二率先走出大殿,厚重的殿门好似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轰然洞开。
阿难垂首,无声地趋步跟上。?w_e*n_x^u-e,b~o·o?k′.,c.o¢m¢
东宫,显德殿。
殿内温暖如春,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清雅的熏香,光线透过高窗,洒落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
年逾古稀、须发皆白的太子少师李纲,端坐于上首书案之后。
老人虽年迈,但精神矍铄,双目开阖间精光内蕴,声音不高,却清晰圆润,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仿佛能洗涤尘埃。
他今日所讲,乃是《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节。
没有枯燥的训诂,李纲引经据典,结合古今实例,由浅入深,将“推己及人”的仁政思想娓娓道来。
随着他的讲述,殿内仿佛有看不见的清泉流淌,一种温和而博大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
仔细看去,竟有点点极其细微,近乎透明的淡金色光尘,随着李纲抑扬顿挫的语调,在他身周缓缓流淌、汇聚,如同活物。
那是文气,是皓首穷经、胸藏锦绣的大儒,以其精纯的学识与德行引动的天地共鸣!
身处其间的众人,无不感到心旷神怡,思绪清明,仿佛连灵魂都受到了洗涤。
太子李承乾,端坐于下首首位,穿着杏黄色的常服,身姿挺拔,面容清秀,眉宇间己初具沉稳之气。
他听得极其专注,右手执着一支紫毫,不时在铺开的纸上勾画批注,笔迹工整有力。
阳光落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勾勒出一种超越年龄的端凝,十分入神,连李二悄然出现在殿门外,负手静静看了许久,他都未曾察觉。
李纲的目光扫过太子专注的神情,又掠过下首几位同样听得入神的东宫属官——尚且年轻却己显露峥嵘的马周等人,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孺子可教!
太子天资聪颖,勤勉好学,更难得的是这份沉静端方的气度,实乃社稷之福。
当李纲的目光终于与殿门外那双深沉如渊的双眸相遇时,他微微一顿,随即从容地停下讲述,缓缓起身,对着殿门方向,深深一揖。
“老臣参见陛下。”
他老迈的声音惊醒了沉浸在文气氤氲中的众人。
马周等人连忙起身,紧随其后,朝李二躬身行礼。
李承乾察觉到是李二驾临,放下笔,起身离席,动作流畅自然,一丝不苟地行下大礼,“父皇!”
礼仪之规范,气度之从容,让人挑不出半点瑕疵。
“行了,无需多礼。”
李二迈步走入殿内,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落在李承乾身上,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讲得很好,李师辛苦了。”
“老臣分内之事。”
李纲谦逊道。
李二颔首,走到李承乾的书案前,目光扫过那张墨迹未干的纸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