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父子相对(第3页)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方才听课的要点,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关键处还有朱笔圈注的思考心得。
他随手拿起一张,上面正是对“推己及人”的阐发,引用了《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句子。
“承乾。”
李二放下纸张,语气随意道:“方才李师讲老吾老,作何解?”
李承乾不假思索,声音清朗,“回父皇,此语核心在于推恩,敬爱己之长辈,由此心推及,则亦能敬爱他人之长辈;疼爱己之幼子,由此心推及,则亦能疼爱他人之幼子。此乃仁心之开端,亦是治国安邦之基石。若君王能持此心,行此政,则天下归心,万民安乐。”
回答清晰透彻,恰到好处。
李二又问了几个关于仁政与法治二者平衡的问题,李承乾皆是对答如流,引经据典,逻辑缜密,显示出深厚的功底与超越年龄的见识。
李纲捻须微笑,眼中赞赏更甚。
马周等人也暗自点头,太子殿下,确为人君之器。
“不错。”
李二颔首,面上全是满意之色。
他挥了挥手,“李师与众卿且先退下歇息片刻,朕与太子有些话要说。”
“臣等告退。”
李纲等人躬身行礼,鱼贯退出显德殿。
沉重的殿门被阿难从外面轻轻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声息。
偌大的殿堂,只剩下这对天下间最尊贵的父子。
暖炉里的炭火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殿内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
李二没有立刻开口,他背着手,在殿内缓缓踱步,目光掠过殿中悬挂的历代先贤画像,掠过书架上整齐排列的典籍,最终,落在李承乾沉静而恭谨的脸上。
少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站姿,低眉垂目,等待着父皇的训示。
一股莫名的情绪,如同细小的藤蔓,悄然缠绕上李二的心头,有满意,有欣慰,也有一丝不可与人说的...空落。
如果是李恪在这里......
李二脑海中不自然地闪过那道身影。
那小兔崽子肯定己经按捺不住了,要么凑过来扯着他的袖子问长问短,要么就是眼珠乱转,琢磨着怎么溜出去玩耍,再不然就是咋咋呼呼地梗
着脖子顶撞......
总之,绝不会是眼前这位,安静得如同殿中一尊精美的玉雕。
父子相对,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沉静的空气,竟比两仪殿批阅如山奏疏时更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父皇您什么时候才能做一位合格的父亲?”
李恪那句带着失望的诘问,又一次在耳边响起,清晰得刺耳。
李二停下脚步,转过身,眼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深深地看向寄予厚望的太子。
“承乾。”
李二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探询。
“儿臣在。”
李承乾微微躬身。
李二沉默了一下,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问出了一个令李承乾惊讶不己的问题。
“你觉得...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