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李二与李承乾走了(第2页)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腾的情绪压了下去,合上卷宗后,目光扫过高士廉和李承乾,最终做出决断。 

 “此计甚好,” 

 李二沉稳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长安、洛阳,根基深厚,盘根错节。此等革新,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一蹴而就。”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益州的版图上,“便以益州为试点,给朕做出一个样子来!让天下人看看,这条路,究竟走不走得通!待益州初见成效,再择其良法,因地制宜,逐步推及长安、洛阳等大城!” 

 “喏!” 

 高士廉与李承乾同时躬身。/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 

 第二件,李承乾请求见一见高履行。 

 自从来到益州后,那么大的动静,却不见高履行的身影,李承乾就己经心有疑惑。 

 这位小舅舅,要么犯了大错,要么有大事,不敢在父皇或者他的身前露面。 

 面对李承乾那温和的笑意,高士廉怎么也拒绝不了,只好带着他来到都督府一处位置偏僻的独立小院。 

 院门推开,里面全是忙碌的身影,弥漫着纸张与墨汁的气味,是如同巨大蜂巢般的情报中心。 

 高履行就坐在这个蜂巢的最深处,一张堆满卷宗、信笺的巨大书案后。 

 他不似平日的纨绔模样,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目光不断扫过桌上的卷宗、信笺,待他勾勒、批注后,立刻就有穿着灰衣的文书接手。 

 当他看到李承乾时,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面对庞大工作量都面不改色的脸上露出讪讪笑意。 

 他不像是舅舅,倒像是犯错被舅舅抓住现形的侄子。 李承乾看了一眼高士廉,他立刻让其他人退下,只留下年纪差距不是太大的舅甥二人。 

 “小舅舅。” 

 李承乾走到书案前,随意拿起一份译解了一半,标注着“崔氏粮船动向”的密报扫了一眼,声音依旧温和,却让高履行后背瞬间沁出冷汗,“不留在长安,就是为了在益州帮着三弟打理这些东西?” 

 高履行喉结滚动了一下,硬着头皮道:“承乾...我这就是...略尽绵力...帮小三整理些...琐碎消息。” 

 “琐碎?” 

 李承乾放下密报,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高履行,“能让益州三姓家主今日午膳吃了什么、见了什么人都记录在案的琐碎?能让千里之外陇右马场几匹良驹何时启程,走哪条路都一清二楚的琐碎?小舅舅,你这绵力,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高履行脸色一变,首接瘫坐在椅子上,无奈道:“行了,说吧,找我这个闲人什么事?你啊,从小都是这副不温不火的样子,看得人头疼!” 

 从得知李二与李承乾来的消息时,高履行就知道麻烦来了。 

 他当情报头子这回事,能瞒李二,未必能瞒李承乾。 

 原来还在秦王府的时候,有长孙家与高家这层关系,他就与李承乾更加的亲近,比李恪那个自来熟的假外甥还要好。 

 高履行己经刻意弱化自己的存在,没想到,还是被李承乾注意到了。 

 李承乾认真地看着高履行,“小舅舅,你若是因为我的缘故接下了手上这摊子事,我希望你尽早脱身,不必如此。” 

 “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