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夫当关(五)

深入荷塘的凉亭,十三人围桌而坐。

其中一两个,或许不是最有学问的,但一定是最有胆量的。

还没开始呢。

已经开始紧张了。

外面的读书人也在找地方欣赏,忙忙碌碌的。

因为联句诗比对联更残酷,却更有观赏性。

这里面,除了对文采、急智有讲究,还要接上句,启下句。

做的不好,自然要贻笑大方。

但是做的好,也会有人帮忙传颂。

总之,围观的人们,然而成了乐子人,尽情欣赏盛会。

而参与盛会的,除了一众大佬,几个年轻的,都开始紧张了。

庄毅则涛声依旧,完全不被这环境影响。

顾梦麟主持:“列位各自掷骰子,数字最小者开始,他右手的第一位接下句。”

“老规矩,每人接一句,给下一句,以一盏茶时间为限,接不上视为认输。”

“认输的那位,我斗胆请离席,如何?”

“没问题。”林让先开口。

李端明都是他的子侄辈,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也点头了。

他是总督,明面上最大的官。他同意了,其他人就都没什么好说的。

准备迎接残酷的现实吧!

开始投骰子。

从林让开始投,在桌上转一圈。

宋永年和罗绘锦都投了一个一点。

他俩再投,罗绘锦又是一,从他开始。

“请出题。”罗绘锦看向顾梦麟。

顾梦麟早想好了,“转月就是九月,农夫秋收之时,我就以秋收为题,开始联诗。”

“好!”

联句成诗开始。

罗绘锦念出了自己作的第一句诗:“秋风动黍稷。”

按规矩,第一句即首句,不用说第二句。

而且,不出众人所料,这第一句平平无奇。

意思简单直接,就是秋风吹动了庄稼。

第二个,正是总督李端明,他心里早有两句:

“玉露满田畴。镰光裁晓露,”

前面说的是,下地前稻田的情况;后面一句说的是,老农挥舞镰刀的情况。

这两句给的,庄毅给满分。

往右转,李端明的下一个是林让。

他毫不犹豫的接道:“车回月影浮。菽麦盈场圃,”

前面依旧说镰刀,后面说庄稼的涨势。

为什么是月影浮呢?

因为天还没亮,老农就下地了。

可以说相当的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