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夫当关(五)(第2页)

再是顾梦麟:“桑麻绕驿楼。”说着,看向阮子清,说出了下一句:“鸡豚喧野巷。”

“鹅鸭戏清沟。”阮子清接上一句,再给出下一句,“砧杵敲残照。”

在他们口中,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顾梦麟的下方,正是万俊。

外面,万柔喊话:“阿爷,你快接啊!”

万俊:“……”

要是孙子肯定打死,自家的孙女怎么办,宠着呗!

他沉声接了一句:“篝灯织素秋。”

这句有意思。

阮子清的砧杵敲残照,说的是妇女洗衣服的场景。

万俊接的这句“篝灯织素秋。”,正是妇女在灯下缝衣服,接的相当不错。

接着万俊给了下一句:“儿童收坠枣,”

压力给到了下方的仇兆曾。

仇兆曾眼珠一转:“翁妪理寒裘。”,再给下一句:“柿树悬丹实,”

“枫林染赤虬。柴门堆芋栗,”邹承家说完,大家都看向了庄毅。

轮到庄毅来接句和给句。

既要接的好,又要给的好。

因此,庄毅接上句:“茅屋贮瓜蒌。”这是储藏食物,和邹承家给的句子正好对上。

漂亮的接完上句,接下来就是给下家,也就是递给右手边的宋永年一句。

庄毅笑道:“社鼓催寒至。”

这句一出,桌上众人眼前一亮。

林让夸赞道:“给的好,给的很妙。”

整个,都是从收庄稼开始,再按照时间顺序往后联句。

前面都把食物储藏了,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庄毅给出答案,是秋社谢神,谢完神,就要转入初冬。

既写尽秋日祭祀的烟火气,又暗含对季节流转的敏感体察,热闹中藏着一丝萧瑟的过渡感,是古典诗词中“以俗事写时序”的典型笔法。

那个富商身边,文人把这个讲解一遍,富商大笑,真不愧是当代神童,文采十分了得。

听到大家的欢呼,顾梦麟当即举杯:“庄毅此句甚好,当浮一大白。”

他一举杯,其他人纷纷举杯,只剩下庄毅。

庄毅只有十岁,喝不了酒。

面对大家的注视,庄毅很镇定的端起茶杯,“我以茶代酒,回敬诸位。”

大家可没有恶趣味,纯粹是想看庄毅如何应对。

见庄毅如此从容应对,半点也不怯场,都不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