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欧阳少羽

第29章 儒蚀汉城·断简藏机(第2页)


 慕婉儿没有深入火场,她的战场在靠近火源、尚未被完全波及的边缘地带和抢救出来的书堆旁。


 她奋力与几名胆大的杂役一起,将靠近门口、尚未被火焰吞噬的书籍、卷轴一摞摞地抢运出来,堆放在安全的空地上。汗水混着烟灰在她脸上流淌,她全然不顾。


 就在她弯腰去拾取一捆被热浪掀飞、散落在台阶角落的竹简时,目光被其中一片吸引。这片竹简边缘已被火焰燎黑卷曲,大部分文字也焦糊不清,但它幸运地落在了一小滩救火时泼洒的水渍中,中心部分得以保存!


 慕婉儿立刻将其捡起,用沾湿的袖口小心拂去表面的浮灰。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她看到竹简上刻着几行模糊的篆字,似乎是几个人名缩写和几组数字!


 初步解读:她心脏狂跳,立刻退到安全处,借着火光仔细辨认:“林…之…(模糊)…拾柒…”、“王…瑞…(模糊)…伍佰…”、“刘…清…(模糊)…叁仟…”!其中一个名字的轮廓,让她瞬间联想到暴毙的**刘学政(刘文清)!而“林”、“王”这两个姓氏,似乎也与之前传闻中失踪或意外身亡的寒门学子姓氏吻合!那些数字…“拾柒”、“伍佰”、“叁仟”… 这绝非寻常的典籍内容!


 轩辕一刀没有参与救火,他抱着酒葫芦,远远地站在一处地势稍高的假山石上,浑浊的眼睛半开半阖,仿佛在打盹。然而,当阿月被那股强横气息阻隔的瞬间,他握着酒葫芦的手指微微一动。


 “哼,” 他低不可闻地哼了一声,灌了口酒,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张府别院的方向,“张老儿家里,还养着这么个见不得光的‘门神’?火气不小,功夫…倒也马马虎虎。” 他清晰地捕捉到了那股一闪而逝、刻意压抑却依旧强横的内力波动,印证了阿月的遭遇,也锁定了这股力量的源头——张府供奉的高手!


 穆之居中调度,同时密切关注各方进展。当火势在东野轩的努力和众人合力下终于被控制住(藏书阁主体结构受损严重,但未完全坍塌,部分典籍被焚毁),慕婉儿第一时间将那片珍贵的竹简交到他手中。


 在客栈油灯下,穆之用湿布和软毛刷,极其小心地清理竹简,借助放大镜仔细辨认每一个残留的刻痕。


 人名关联: “林之”极可能是失踪的寒门学子“林之远”;“王瑞”对应溺亡的“王瑞安”;“刘清”无疑就是刚刚暴毙的“刘文清”学政!


 数字疑云:“拾柒”、“伍佰”、“叁仟”!这些数字刻在人名之后,绝非页码或编号!穆之思维飞转:


 金额?“拾柒两”?“伍佰两”?“叁仟两”?这像是某种交易或买命钱的记录!刘学政名字后的“叁仟”,价值远超前两人,符合其身份和“异议”可能带来的“麻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