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欧阳少羽

第29章 儒蚀汉城·断简藏机(第3页)


 日期?“拾柒日”、“伍佰号”(某种暗号?)、“叁仟号”?但结合人名,更像金额。


 名次?秋闱名次?但数字过大且不连贯,可能性较低。


 推断:这片残简,极可能是记载着科举舞弊或清除异己黑幕交易的关键名单!记录着某些人(可能是张氏或其代理人)为“处理”掉林之远、王瑞安付出的代价(伍佰两?),以及为除掉刘学政付出的更高昂的代价(叁仟两?)!“拾柒”可能是另一名未被发现的受害者代号或金额!


 核心:焚书毁证,黑幕浮现


 这场突如其来的藏书阁大火,其目的昭然若揭——毁灭证据!凶手(或幕后主使)试图将可能记录着科举舞弊、买凶杀人、权钱交易等惊天黑幕的档案付之一炬,彻底抹去痕迹。


 然而,天网恢恢。这片侥幸逃过烈焰的断简,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惊雷,照亮了重重迷雾:


 直接关联:它将此前看似孤立的溪边书生(可能也是名单上的人?)、失踪\/死亡学子、暴毙学政案件直接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庞大、系统性的罪恶链条。


 指向核心:名单上的人物(受害者)和数字(交易金额?),直指科举舞弊和清除异己的核心黑幕!刘学政之死的原因(对秋闱安排有异议)在此得到了冰冷而残酷的印证。


 黑手身份: 有能力在书院核心藏书阁纵火,并能调动供奉高手阻挠追查的,其势力范围已不言而喻——张氏家族,及其掌控的汉阳书院体系!


 作案风格延续:与孙瘸子案类似,此次也是以毁灭(焚书)来掩盖真相,延续了幕后黑手冷酷、缜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风格。


 穆之紧紧握着这片温润又冰冷的竹简,指尖仿佛能感受到其上残留的火焰温度和刻痕的力度。这不再仅仅是几桩命案,这是一场动摇国本(科举取士)的惊天阴谋!其根须,已深深扎入汉阳书院这“文脉圣地”的沃土之下,由张氏这株盘根错节的巨树汲取养分。


 “好一个‘书香门第’!好一个‘文教昌盛’!”穆之的声音冷冽如冰,“这竹简上的每一笔刻痕,都沾着无辜者的血泪!既然火都烧不尽这黑幕,那就让我们来…犁庭扫穴!” 追查数字的含义(尤其是“拾柒”)、锁定竹简可能的来源(谁记录的?藏在何处?)、以及如何突破张府供奉高手的阻挠获取更多直接证据,成为下一步行动的重中之重。汉城的天空,被这场大火烧得更亮,却也照出了更深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