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旱鸭浮尸(第2页)
就在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汹涌的初夏午后,一份来自京兆府的紧急公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穆之案头的宁静。
“报——!”一名大理寺衙役快步跑入正堂,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公文,“禀大人!京兆府总捕头赵铁山急报!汴河码头发现一具男尸,死状蹊跷!疑点重重!赵捕头不敢擅专,特请大人亲临勘验!”
穆之放下手中的朱笔,眉头微蹙。汴河码头?上京城最繁华的水陆枢纽之一,每日商船云集,人流如织,怎会在此发现蹊跷尸体?他接过公文,迅速展开。
公文上,赵铁山的字迹略显潦草,显然事态紧急:
“大理寺卿穆大人钧鉴:卑职赵铁山叩首。今日巳时三刻,汴河码头西段,船工于岸边浅水处发现一具男尸。死者年约三十许,身着粗布短褐,体格健壮。然其死状极其诡异!死者双目圆睁,口鼻之中充满泥沙水草,双手指甲尽数翻裂,指缝中亦嵌满泥沙,浑身湿透,状似溺水而亡。然!诡异之处有三:其一,发现尸身之处,水深仅及腰腹,且水流平缓,绝非深水激流;其二,死者衣裤鞋袜虽湿,但经仵作初验,其肺部并无大量积水,不似溺水窒息;其三,也是最为蹊跷之处——岸边泥地上,距离尸体约丈许处,发现数道极深、极长的抓痕!抓痕深陷泥中,边缘凌乱,指痕清晰可见,显然是有人在此处拼命挣扎抓挠所致!而据查,死者名为李二牛,乃码头力夫,街坊邻里皆证其…天生畏水,乃远近闻名的‘旱鸭子’,生平从不近水!此案疑点重重,卑职不敢妄断,恐有隐情,特请大人移驾勘验!卑职赵铁山再拜!”
“旱鸭子…溺死在浅水区…岸边挣扎抓痕…”穆之低声念着公文上的关键信息,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绝非寻常溺亡!种种矛盾之处,指向一个可能——谋杀!
“婉儿!林远!”穆之沉声喝道,“备马!去汴河码头!”
“是!大人!”早已候在一旁的婉儿和林远立刻应声。婉儿迅速收拾好小巧精致的验尸工具包,林远则快步出去安排车马。
片刻之后,一辆悬挂着大理寺徽记的黑色马车,在数名精悍衙役的护卫下,驶出大理寺衙门,朝着汴河码头方向疾驰而去。
初夏的汴河,水波荡漾,在炽烈的阳光下闪烁着粼粼金光。两岸垂柳依依,商船画舫往来如梭,码头上人声鼎沸,搬运货物的号子声、商贩的叫卖声、船工的吆喝声交织成一片繁华喧闹的景象。然而,码头西段一处相对僻静的河湾处,却被京兆府的衙役用绳索和拒马围了起来,气氛凝重肃杀,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
穆之的马车在警戒线外停下。他撩开车帘,一眼便看到京兆府总捕头赵铁山正带着几名捕快,面色凝重地守在岸边。赵铁山身材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身玄色捕快服浆洗得发白,此刻眉头紧锁,见到穆之到来,连忙快步迎上,抱拳行礼:“卑职赵铁山,参见穆大人!”
“赵捕头不必多礼。”穆之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被白布覆盖的尸体,以及不远处泥地上那几道触目惊心的抓痕,“情况如何?”
“回大人!”赵铁山声音低沉,“尸体已打捞上岸,仵作已做初步查验。死者确为码头力夫李二牛,街坊邻居皆可作证,此人天生畏水,是出了名的‘旱鸭子’,连河边洗脚都不敢,更遑论下水。尸体被发现时,漂浮在离岸不足三尺的浅水处,水深仅及腰腹。仵作验看,其口鼻中确有泥沙水草,但肺部并无大量积水,窒息特征不明显。最蹊跷的是岸边这些抓痕…”他指向泥地上那几道深陷泥中、边缘凌乱、指痕清晰可见的痕迹,“看这挣扎的痕迹,死者生前在此处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挣扎!仿佛…被什么东西拖拽,或是…陷入了某种无法挣脱的境地!”
穆之蹲下身,仔细查看那几道抓痕。抓痕深达寸许,边缘泥土翻卷,指痕清晰,甚至能看到指甲断裂留下的细微痕迹。抓痕的方向杂乱无章,显示出挣扎者当时的极度恐慌和绝望。他伸出手指,轻轻捻起一点抓痕边缘的泥土,放在鼻尖嗅了嗅,眉头微蹙。
“婉儿。”穆之沉声道。
“是,师兄。”婉儿立刻上前,动作麻利地戴上特制的薄皮手套,蹲在尸体旁,轻轻掀开了覆盖的白布。
死者李二牛,三十岁上下,体格健壮,皮肤黝黑粗糙,显然是常年劳作的力夫。此刻,他双目圆睁,瞳孔放大,充满了极致的恐惧与痛苦!脸色青紫肿胀,口鼻之中塞满了黑色的河泥和水草碎屑。双手十指指甲尽数翻裂,血肉模糊,指缝中同样嵌满了泥沙和…一些细碎的、绿色的植物纤维!
婉儿目光锐利如鹰隼,她首先仔细检查了死者的口鼻和呼吸道,用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取出堵塞的泥沙和水草样本,放入特制的油纸袋中。然后,她重点检查了死者那双惨不忍睹的手。她用小刀轻轻刮取指缝中的泥沙和植物碎屑,放入另一个油纸袋。接着,她取出银针,刺入死者咽喉、心口、腹部等几处要害,仔细观察银针颜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