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参干货溢价术

海鸥扑棱着翅膀掠过船头时,王大海一边思考一边用指甲刮着船板缝里的海盐,突然,王大海眼前一亮,想起了老渔民们常说的“海参干货”。海参干货在市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销路,尤其是品质上乘的海参干货,更是供不应求。

 

再说了,制作海参干货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将新鲜海参进行处理、晾晒即可。鲜货是水漂的钱,干货才是窖藏的金!

 

想到这里,王大海不禁感到一阵激动。他记得前世曾专门学习过这门技术,掌握了晾干海参的技巧。

 

其实这技巧也不复杂,可以让妈妈和老婆用这个方法来做,这方法叫做“三晒三蒸”的古法进行加工处理(他曾在北方的渔岛上目睹过这一过程:新鲜海参先进行盐渍处理两小时,接着蒸煮十五分钟,然后晒干三天,这一过程重复三次,最终海参的重量会减少80%,而价格却能翻上五倍)。

 

如果每天都有五斤新鲜海参(成本价6元)那么可以产出一斤干货(预计售价可达30元,供销社的收购价为15元,但王大海清楚县城的药材铺会以25元的价格收购,因为它们被当作滋补品使用),利润因此激增400%。

 

明天晚上就能开始蒸煮第一批海参,三天后晒干便能上市销售。这一切都显得如此可行,王大海越想越感到兴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拍了拍破船,现在先赚钱,有了海参钱,他就有了本金了,还能先把爸爸的脚给治好。

 

咕噜噜,王大海发现自己的肚子已经饿了,先回家,妈应该把新鲜海参的钱带回来了,先回家吃饭,然后把设备再弄好点,把下海抓海参的装备升级一下,磨刀不误砍材工,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争取每天都能捕捞到更多的海参。

 

边走着他心里默默盘算着,如果一切顺利,不久的将来,他不仅能让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让家里越过越好。

 

灶房的烟囱刚冒起炊烟,王大海就踩着满地蛤蜊壳冲进破房子里,柴火在灶膛里爆出火星子,虽然已经是中午,但是屋内还是潮湿和阴暗,只见王建国正把草药往脚踝上按。昨天修船时踩空的伤口还在渗血,紫黑的皮肉翻着,那伤口还时不时的渗出一点血水。

 

刘桂兰蹲在旁边,用破布蘸着盐水擦伤口,每擦一下,王建国的脚趾就猛地蜷缩,烟袋锅在灶台上磕出急促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