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古法传承 三晒三蒸
王大海心里清楚,这脱胎换骨的变化太过离奇。重生?说出去怕是要被当成疯子。看着爹娘和秀兰眼中那混合着欣喜与尚未完全消散的疑虑,他知道,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能让他们安心,也能让自己这‘浪子回头’显得不那么突兀的故事。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就借用那晚‘奇遇’的由头.现在就编一个故事出来,先让家人清楚,也让他们放心自己彻底的浪子回头。
看着三人全部转过头望向他,他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道:“大前天晚上我不是喝酒去了吗,在回来的路上,我碰到了一个和尚....”
王建国疑惑的说道:“最近有和尚来我们村?”
王大海也笑道:“是啊,当时我也奇怪,为什么有和尚。而那只听到哪位大师和我孽障缠身,要死了。”
刘桂兰惊呼道:“这位大师,怎么一开头就咒你,他不是要骗你钱吧。”
王大海微微一笑,说道:“我当时也楞了,酒也醒了大半,直接骂了那和尚,没想到那和尚不怒不喜,继续和我说,要我戒赌才能彻底的拜托孽障,我当时也没反应过来,直接就吼道,不赌我怎么发财!”
一家人表情各异,确实,以前王大海好吃懒做,一心只想着发横财,怎么都不是现在这么安分的主,这几天的表现倒是确实变了一个人。
秀兰紧张的说道:“后来呢?”
王大海沉吟片刻,说道:“那和尚说呀,海洋是一块宝藏,里面有无数的财富,但要获得这些财富,必须要戒掉赌瘾,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还说,只要我按照他的指引去做,就能找到宝藏的入口。
我当时半信半疑,但想着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就沉下心听着他说宝藏是怎么回事。
一家人听得目瞪口呆,秀兰这时更是紧张地抓住了王大海的手臂,问道:“那宝藏到底在哪里?你真的找到了吗?”
王大海神秘地笑了笑,说道:“别急,别急,我还没说完呢。和尚微微一笑给我看了一个干海参,‘我告诉你个三天成干的法子,’他说,‘但不是白教,你得听个故事,自己悟去!’”
“他说古时候有个叫李四的急性子,岳父大寿在即,鲜参还在水里蹦跶。没辙了,他抄起参就扔进大锅猛火蒸!结果蒸出来又糊又缩,活像个小茄子!”王大海边说边比划。
“正抓瞎呢,隔壁王大爷路过,吼他:‘傻小子!得去肠子!蒸时放勺灶膛灰!’”王大海模仿着大爷的口气,“李四赶紧扒开参肚掏肠子,抓了把陈灰就拌——”
刘桂兰忍不住插嘴:“哟,灰里还混着盐?这倒巧了!”
“可不嘛!”王大海一拍大腿,“那灰里啊,偏偏混着去年腌菜剩的盐粒子!歪打正着,既裹住了鲜味儿,又杀了菌!”
“李四学乖了,改用砂锅文火慢蒸。蒸完架在竹筛上烘。夜里怕炭火灭,抱了捆松枝猛烧——”
王建国敲了敲烟袋锅,浑浊的眼睛亮了亮:“松枝?咱后山倒是有几棵老松...”
“——嘿!您猜怎么着?”王大海声音扬起来,“那松烟一熏,海参变得金黄油亮,早起一看,皮上还凝了层白霜!松烟不光去了腥,还多了股子特别的香味儿!”
“第三天赶上秋老虎,日头毒得能烤熟石头。李四把参铺在苇席上晒,隔会儿就翻个面。中午一阵邪风,‘呼啦’把席子卷到墙根,正好贴着暖烘烘的土墙!”
秀兰紧张地抓住王大海的手臂:“那和尚没说要怎么‘借’这土墙?”
王大海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和尚没说咋借,可这巧劲儿来了挡不住!等李四把席子拽回来,好家伙,那海参捏着硬邦邦,肚子里都干透了,比寻常晒十天的还紧实!”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听得入神的家人,“李四最后跟老丈人说:‘全仗着草木灰裹盐锁住了鲜,松烟熏香添了味儿,再借老天爷的毒日头和土墙的暖和气儿,硬是把这三天的急脾气海参给焙成了!’”
那和尚微笑着说啊,他告诉我的宝藏就是这个,你一定要好好记住,你就能摆脱孽障,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