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归港炊烟(第3页)

 

王大海笑着把铁罐子塞给娘,又摸出油纸包的山楂片:“给秀兰开开胃。还有毛巾,您二老用。”厚实绵软的新毛巾递过去。

 

王大海爹摩挲着毛巾,粗糙的手指陷进那柔软里,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只憋出一句:“回来就好,下次碰到这些事,不要冲前面了。”

 

王大海没细说局子里的事,只一句:“坏人摁住了,钱,一分没少。”

 

他撩帘子进了光线昏暗的里屋。赵秀兰半倚在床头,肚子隆起得像揣了个小鼓,脸色透着倦意,可一瞧见王大海,那双眼睛倏地就亮了,挣扎着想撑起来。

 

“别动。”王大海一个箭步跨过去,大手轻轻按住她肩头,顺势在床沿坐下。

 

他从油纸包里拈起一片红得透亮的山楂片,递到她唇边,声音是从未有过的低柔:“尝尝,县里捎的,酸溜溜甜丝丝。”

 

赵秀兰就着他的手,小小咬了一口。酸劲儿激得她眯了下眼,随即又被甜味化开,一抹满足的笑意漾上苍白的脸颊:“嗯,好吃。”

 

她的目光在王大海脸上细细描摹,全是心疼,“累坏了吧?瞧这眼窝子,都塌了。”

 

“不累。”王大海握住她微凉的手,粗糙的拇指肚在她手背上轻轻摩挲,掌心能感受到她微微隆起的腹部下,那蓬勃的生命脉动。

 

家,虽破旧,却暖得烫心窝子;

 

媳妇儿,温柔里裹着韧劲儿;还有那没出世的孩子,这一切,都是他勇往直前的动力,不停的帮助着他,让他浑身有的是力气。“

 

船厂那边顺风顺水,大船快成了。我还琢磨着,再添点新营生。”他声音压得低,没提那堆潜水家伙和水底下的盘算,不想她悬心。

 

“你人平平安安的,干啥都好。现在我都知足的。”赵秀兰把头轻轻抵在他厚实的肩上,声音带着浓浓的困倦和满足。

 

晚饭是寻常的炖杂鱼贴饼子,可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旁,嚼得格外香。

 

王大海爹娘脸上的愁云淡了不少,话也密了,追着问船厂的事。王大海耐着性子讲,描画着大船下水的盛景,念叨着将来跑远海捞大鱼的盼头。

 

夜深了,爹娘屋里的鼾声起了。赵秀兰也睡沉了,呼吸均匀绵长。王大海却睁着眼,毫无睡意。他悄没声地起身,赤脚走到院子里。

 

月光泼银似的,把个破败的小院照得一片清冷亮堂。墙角,他那套吃饭的“下氧”家伙事儿沉默地堆着:他没有多管,坐在旁边,想着的是养殖海参的细节,还有阻力,他知道,这事可能遇到的阻力不小,这让他心生烦躁。

 

海洋是财富,但是并非私人承包的,如果要划出一块区域搞海参,这还会触及其他人得利益得失,别看着那点蝇头小利,只要关乎于自己,那就是大事,还有就是家里现在起势有点太快了,眼红的人可不少....

 

他摇了摇头,先把这些烦心事给甩出去,踱到院门口,目光投向远处那片在夜色里沉浮的墨色大海。

 

哗—啦—,哗—啦—,

 

海浪声在死寂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永不止歇的叹息,又像深埋宝藏的低语。

 

新船即将破水,那是他劈波斩浪的倚仗。

 

而这片神秘的海底,还蛰伏着另一座真正的“金山”——他的海参王国梦,就从这身换了“新血脉”(气管)、“强关节”(垫圈)的老伙计身上,悄然启程。

 

粗糙的手指抚过冰凉的铜盔表面,王大海眼底燃着两簇坚定的火焰。风浪暂歇,前路漫漫。

 

身后是暖透心窝的家,眼前是蕴藏无限希望的海。每一步,无论是给媳妇儿添一罐麦乳精,还是给老伙计换一截气管,都踏踏实实,踩在通往好日子的路上。

 

蒸蒸日上?就在这细水长流的耕耘里,就在这深蓝无尽的馈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