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第2页)
确实,简悦从小展现出对文字的独特敏感。小学三年级时,她写的一篇《我的爸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全年级朗读;初中时,她的作文经常被贴在学校的优秀作品栏里;到了高中,她更是获得了省级作文比赛的一等奖。
悦悦,考虑过将来学什么专业吗?高三那年,谭乐在晚饭后问道。
简悦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学创意写作,或者比较文学。
简国华和谭乐交换了一个眼神。简国华清了清嗓子:中文系就业面比较窄,不如考虑师范类?以后当老师很稳定。
或者法律、经济也不错,谭乐补充道,你文笔好,学法律可以当法官或者律师,都是体面的工作。
简悦感到一阵失落,但她早已习惯将父母的期望放在首位。我会考虑的。她轻声说,嘴角挂着惯常的微笑。
高考结束后,简悦以优异的成绩被海市大学中文系录取。虽然不是父母最希望的法律或经济专业,但好歹是名校的中文系,未来考公务员或当老师都有优势。
海市大学很好,离家里也近,周末可以常回来。简国华满意地说,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我们的悦悦真争气!
简悦笑着点头,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怅然。她偷偷在日记本里写道:我的名字是快乐的意思,可为什么有时候我感到快乐如此沉重?
大学开学那天,简国华和谭乐一起送简悦到宿舍。他们忙前忙后地帮她铺床、整理书桌,仿佛她还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小女孩。室友林小雨的父母也是同样做派,两个女孩相视一笑,默契地达成了同病相怜的共识。
悦悦,这是妈妈给你准备的药箱,感冒药、胃药、创可贴都在里面。谭乐把一个精致的盒子放在简悦床头,还有这个月的生活费,不够随时告诉妈妈。
知道了,妈。简悦接过信封,心里暖暖的,又有些不好意思,我都十八岁了,能照顾好自己的。
简国华环顾四周,突然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的悦悦都上大学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记得要常给家里打电话。
一定。简悦抱住父母,我爱你们。
送走父母后,简悦长舒一口气,坐在崭新的书桌前。林小雨好奇地问:你爸妈好疼你啊,连床单被套都帮你铺好了。
简悦笑了笑:他们一直这样。对了,你是哪个专业的?
新闻传播。林小雨回答,你呢?
中文系。
哇,那以后就是大作家了!
简悦摇摇头:只是普通的中文系而已,不是什么创意写作专业。她顿了顿,其实我本来想学创意写作的,但父母觉得传统中文系更稳妥。
林小雨若有所思:我爸妈也是,非要我学新闻,说以后好进电视台。其实我对摄影更感兴趣。
两个女孩越聊越投机,很快就成了朋友。晚上,简悦躺在床上,听着宿舍外陌生的校园声音,感到一种奇妙的自由与不安交织的情绪。这是她第一次真正离开父母的羽翼,开始独立生活。
第二天是新生报到日,简悦早早起床,换上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这是谭乐特意为她上大学买的。校园里人头攒动,各系的迎新摊位前挤满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