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第3页)
整个大四学年,简悦都沉浸在《陈少华传》的创作中。她反复修改提纲,不断补充采访,有时为了一个细节要核实多方说法。文清老师每周都会抽时间指导她,教她如何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进行文学性表达。
传记不是简历的扩写,文清强调,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展现一个人的精神内核。
写作过程中,简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平衡客观事实与主观解读?如何处理陈少华前夫和商业对手等敏感人物的描写?如何在赞美成就的同时不回避争议和失败?每个问题都让她反复斟酌。
真实比完美更重要。陈少华在某次审阅初稿时对她说,我不需要粉饰过的传记,我要的是真实记录,包括我的错误和软弱。
这句话解放了简悦。她不再试图塑造一个完美的女强人形象,而是如实呈现一个血肉丰满的女性如何在逆境中挣扎、犯错、学习、成长。
毕业前一个月,《陈少华传》终于完稿。出版社连夜排版印刷,赶在简悦毕业典礼前做出了样书。当简悦第一次捧到这本厚重的传记时,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这不仅是她本科阶段的毕业作品,更是她写作生涯的转折点。
恭喜。文清老师接过赠书,难得地露出满意笑容,你做到了很多资深作家都做不到的事——放下自我,全心倾听他人的生命故事。
毕业典礼那天,阳光格外灿烂。简悦穿着学士服站在校园中央草坪上,身边是特意请假的吴泾和专程赶来的父母。简国华不停地给女儿拍照,谭乐则红着眼眶一遍遍抚摸那本《陈少华传》。
我们的悦悦真的长大了。谭乐抹着眼泪说,都能给这么了不起的人物写书了。
简国华难得地没有提公务员的事,只是骄傲地说:我女儿是作家了,真正的作家。
简悦笑着拥抱父母,然后看向吴泾。他举着相机,冲她眨眨眼:简作家,看这边!
快门声响起,定格了这个充满希望的瞬间。简悦知道,这只是她文学之路的新起点。《陈少华传》获得了比预期更大的反响,不仅登上畅销书榜,还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实文学奖。但对她而言,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项或名声,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她学会了倾听真实人生的韵律,找到了超越青春文学的写作深度。
晚上,简悦和吴泾坐在校园的樱花树下——那棵见证了她无数重要时刻的老树。夏夜的微风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花香。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吴泾问道,《陈少华传》这么成功,肯定会有更多邀约。
简悦望着星空:我想休息一段时间,好好消化这一年的收获。然后...她转向吴泾,也许尝试写一部基于真实生活但带有虚构成分的小说,把学到的所有东西都用上。
吴泾微笑着握住她的手:无论你写什么,水星都会是第一个读者。
简悦靠在他肩头,闭上眼睛。二十二年的人生如电影般在脑海中闪回——那个被期望永远快乐的小女孩,那个在网络上寻找自我的大学生,那个为初恋心碎的写作者,如今终于成长为一个能够坦然面对生活复杂性的成熟作家。
她不再被简悦这个名字束缚,也不再被任何标签定义。她就是她自己,一个仍在成长中的写作者,一个有能力倾听并讲述他人故事的记录者,一个终于找到自己文学声音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