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男女青色莲台

第 79 章(第2页)

关于求婚的事?

关于一切。简悦擡头看他,婚姻、未来、你的家庭...我们的差距。

吴泾的笑容淡了些:我们去湖边走走?

初秋的校园湖面波光粼粼,几只野鸭悠闲地游过。他们并肩走在湖边小径上,一时无话。最终是吴泾打破了沉默。

我猜是我家庭的事让你有压力?

简悦捏紧了手中的花茎:你之前从没告诉我你父亲是吴明,母亲是陈芸。我是从《影视周刊》上看到的!

因为我从不认为这很重要。吴泾停下脚步,转向她,我是我,他们是他们。我选择你是因为你是简悦,那个写出《寒月琉璃》的女孩,那个在樱花树下告诉我愿意尝试的女孩。

简悦摇摇头:但家庭很重要。你成长在镁光灯下,习惯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我...我父母是普通的工薪族,家里最大的风波就是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的那点事。

所以呢?吴泾轻声问,你害怕融入我的家庭?

我害怕失去自己。简悦终于说出了心底的恐惧,害怕成为吴明儿媳而不是作家简悦,害怕被拿来和你母亲比较,害怕...

她的声音哽咽了。吴泾轻轻将她拉入怀中,玫瑰夹在两人之间,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

听着,他在她耳边低语,我爱的就是现在的你,完整的你。结婚与否,都不会改变这一点。如果你需要时间,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如果你永远不想结婚,那就不结。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不是吗?

简悦靠在他肩上,闭上眼睛。吴泾的话像一剂舒缓药,暂时安抚了她躁动不安的心。但更深处的疑虑仍未消散——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嫁给吴泾意味着什么。

回到宿舍,简悦将白玫瑰插进花瓶,摆在书桌上。她重新打开《简雍小记》的文档,继续写曾爷爷的故事:

失去第一任妻子后,简雍五年未娶。族人说他痴情,朋友说他固执,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一种深刻的恐惧——害怕再次失去,所以宁可不再拥有。

写到这里,简悦突然停下。她盯着屏幕,意识到自己正在通过曾爷爷的故事,探索自己对婚姻的恐惧。这种潜意识的自我剖析令她既惊讶又不安。

接下来的两周,简悦全身心投入《简雍小记》的创作。她走访了还在世的家族长辈,搜集关于曾爷爷的点点滴滴;她去了曾爷爷生活过的村庄,站在他曾经习武的院子里,想象年轻时的他是怎样的意气风发。

与此同时,吴泾给了她承诺的空间,不再主动提起求婚的事。他们仍然每周见面,但话题刻意避开了未来规划。这种微妙的平衡让简悦既感激又内疚。

一个周末的下午,简悦在图书馆偶遇文清老师。文清看到她桌上摊开的老照片和笔记,好奇地问起这个新项目。

《简雍小记》?听起来很有历史感。文清翻阅着简悦的素材,家族史小说是个挑战,但处理得好会非常打动人。

简悦点点头:我发现曾爷爷的人生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他三段婚姻,每段都有不同的故事...

就像人生有不同的章节。文清若有所思,你曾爷爷那个年代,婚姻往往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家族、社会甚至时代的缩影。

这句话在简悦心中激起波澜。当晚,她辗转难眠,起身继续写作。这一次,她写到了曾爷爷的第二段婚姻:

简雍的第二任妻子是部队医院的护士,他们在战场上相识。这段婚姻持续了十年,育有一子,最终因性格不合而和平分手。晚年时简雍在日记中写道:有时两个人都是好人,只是不适合做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