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事变(第3页)

 

不为别的,在如今世道,谁做买卖不是想一家独大,可钟喜,却愿意将铁分出给他们。

 

两人对视一眼,双双站起身,对着钟喜作了一揖。

 

他们是商人,没错,但他们更是大庆的子民,是这日日土里刨食的老农。

 

西北,缺很多东西,缺水,缺粮,可不缺铁骨汉子。若能做些实事,自然求之不得。

 

今日,钟家兄弟带着他们挣钱,带着他们给百姓谋福利,那以后他们就以钟喜马首是瞻,紧紧追随。

 

钟喜却笑笑,摆摆手就让两人赶紧别做这套,“只是个想法,这不是还没有成,一切还要等大人定夺。”

 

在上面坐着的人也难得露出了笑,满意看着三人,又丢出一封信。

 

是给知府的信。

 

等看完,这三人又齐齐对着王奇州跪了下去。

 

钟喜在这一刻觉得,大庆有王奇州这样的人,是大庆之幸。

 

以百涛县做起,设立农具监管司,规范农具市场;政府给予补贴,扶持技术人员;官员下乡,解决百姓难题。

 

父母官原来是如此,想民所想,急民所需,为民解忧。

 

这次事件,被钟百酒知道后,简单称为“三信事变”。

 

王奇州那封信,是钟喜亲自带去给了知府。

 

知府很是爽快,痛快批下,让王奇州放手去干,接着就将钟喜团队的人安排在官府驿站,第一日休整后,以梁柱、刘娟为首共十人分散到府城各家,进行了技术指导。

 

这一场技术交流十分成功,知府等到br />

 

等第二日丞相带着奏折去上朝,引起上层一片重视。

 

不过这也算是后话了。

 

且说回百涛县。

 

钟喜带着人走后,何晓梅稳固大后方,一直庄子,作坊两头跑。蔺吉安作为大哥,帮钟喜稳固了县城的市场。

 

他们一家如今算是稳稳定在百涛县了,他媳妇周氏更是转了性子。原本整日柔柔弱弱的人现如今能站在铺子门口招揽顾客,组装机子更不在话下,两口子交流多了,蔺吉安也被锻炼起来,现如今钟家农具基本上是放手让着两口子干。

 

等到钟喜一行人回到百涛县,就发现董千户成了农具监察官。

 

整个百涛县的农具在售出之前,会通知董监察,董千户就会带人去庄子检查,不合格的全部打下重做,对于合格的登记在册,然后放入市场。

 

这董千户带着的人,除了自己在卫所的几位机灵兄弟,大半是钟喜庄子上的。

 

他们原本就是做割麦机,做起检查来得心应手。

 

等到九月份,整个百涛市场已经规范起来,割麦机售价下降,农户们基本人手一台,也有了一首传唱的花儿:

 

西北田,在山地,挑水来,累断气。

 

有一人,叫钟喜,有头脑,也为省力。

 

埋头造,割麦机,带乡亲,省力气。

 

开商铺,做新品,只为那,凡尘泥,只为那,凡尘泥。

 

歌中所唱之人,却没法休息,又带着人出发了。

 

他们百涛黄芪也该走向整个大庆了。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