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绝壁逢参(第2页)


 正当他准备系第二根红绳时,一阵细微的\"沙沙\"声从岩缝里传来。曹大林浑身一僵,缓缓转头——在人参旁边的阴影里,一条黑白相间的蛇正昂起头,吐着信子!


 \"土球子!\"曹大林认出了这种剧毒蛇,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蛇身有成人手腕粗细,盘曲的身体随时可能弹射而出。在这么近的距离被咬,就算赵春桃有再好的药也来不及救。


 人与蛇对峙着,时间仿佛凝固。曹大林的手指慢慢移向腰间的攮子,动作细微得几乎看不出来。他知道,任何突然的动作都可能招致攻击。


 \"大林哥!\"赵春桃的声音从上方传来,\"你找到什么了?\"


 这一声打破了平衡。土球子猛地一窜,毒牙闪着寒光向曹大林袭来!曹大林几乎是本能地抽出攮子一挥,蛇头被齐刷刷斩断,蛇身却还在地上扭动,断口处喷出暗红的血。


 曹大林长出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他小心地用树枝把蛇尸挑到一旁,这才开始仔细查看这几株人参。


 最大的那株有四品叶,芦头上的芦碗密密麻麻,少说也有二十多个,意味着这株人参至少生长了二十年。更让曹大林惊喜的是,在旁边还发现了三株三品叶的小参,呈品字形排列,像是守护着中间那株大参。


 \"春桃!\"曹大林仰头喊道,\"放绳子下来!我找到参了!\"


 不一会儿,一根粗麻绳垂了下来。曹大林先把步枪绑好让他们拉上去,然后自己攀着绳子爬上了山坡。


 \"啥参?多大?\"刘二愣子迫不及待地问。


 曹大林拍了拍身上的土:\"四品叶,带三株小的。不过...\"他指了指平台,\"有条土球子守着。\"


 赵春桃闻言,立刻从药囊里掏出雄黄粉,撒在众人周围:\"毒蛇出没的地方通常不止一条。\"


 \"咋整?\"吴炮手眯着眼看向平台,\"那地方太险了。\"


 曹大林沉思片刻:\"我和春桃下去。二愣子,你在上面警戒。吴叔,麻烦你带着其他人去附近找找,看有没有其他参。\"


 赵春桃从药囊里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褐色粉末抹在曹大林脸上:\"岩鹰粪,能掩盖人气。\"


 两人重新下到平台。曹大林走在前面,手里握着攮子,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赵春桃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索拨棍和红绳。


 来到人参前,赵春桃倒吸一口冷气:\"真是四品叶!看这芦碗,少说二十年了。\"


 曹大林点点头,从腰间解下鹿骨签子:\"你来拴红绳,我挖。\"


 采参是个精细活,不能伤到任何一根参须。曹大林深知这一点,他手持索拨棍,小心翼翼地拨开人参周围的杂草和落叶。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谨慎,仿佛在触碰一件珍贵的宝物。


 随着杂草和落叶被逐渐拨开,人参的茎叶逐渐展现在眼前。它们翠绿欲滴,生机勃勃,仿佛在向曹大林诉说着生命的奇迹。曹大林凝视着这株人参,眼中闪烁着敬畏和期待的光芒。


 他知道,接下来的挖掘工作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人参的损坏,从而失去其珍贵的价值。曹大林深吸一口气,稳定住自己的情绪,然后继续用鹿骨签子一点一点地挖开泥土。他的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生怕给人参带来一丝一毫的伤害。


 随着泥土被慢慢拨开,人参的形状逐渐显露——主根粗壮,须根发达,形态酷似人形,甚至能分辨出“手臂”和“双腿”。它的“身体”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金黄色,仿佛被岁月的沉淀所浸染。主根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宛如古老的地图,记载着它生长的历程。


 “手臂”微微弯曲,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生命力;“双腿”则稳稳地扎根于泥土之中,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而在主体旁边,还连着一个小巧玲珑的小参,宛如一个依偎在母亲身旁的孩子。这个小参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奇妙演出。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人参宛如一位沉睡的精灵,静静地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刻。它的存在,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种神秘而珍贵的宝藏。


 \"小心!\"赵春桃突然低呼。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曹大林的关心和关切!


 曹大林定睛一看,在参须之间缠绕着一条小蛇,只有筷子粗细,但颜色和刚才那条土球子一模一样!原来是条幼蛇,刚才一直藏在土里。


 这样的事情,真不多见啊!


 曹大林饶是上辈子见多识广,这样的景象也是第一次看见!


 赵春桃迅速从药囊里抓出一把雄黄粉撒过去。小蛇被刺激得扭动身体,很快钻进了岩缝深处。


 \"好险。\"曹大林擦了擦汗,\"差点伤了参须。\"


 又挖了约莫半小时,整株人参终于完整地出土了。曹大林用青苔小心地包裹好人参,放进赵春桃准备好的桦树皮筒里。三株小参也如法炮制,分别用红绳系好。


 \"上去吧。\"曹大林将桦树皮筒绑在腰间,\"天黑前得赶回屯子。\"


 回到山坡上,吴炮手等人也已经回来了,手里拿着几株二品叶的小参。看到曹大林挖到的大参,老猎人眼睛都直了:\"好家伙,这参能换三间大瓦房!\"


 刘二愣子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桦树皮筒:\"大林,让我瞅瞅呗?\"


 曹大林笑着解开绳子,露出里面的人参。在夕阳的照射下,人参泛着淡金色的光泽,须根完整无缺,像个小人儿似的躺在青苔上。


 \"真俊!\"张翠花惊叹道,\"跟个小娃娃似的。\"


 赵春桃从药囊里取出几味草药,撒在人参上:\"这样能保鲜三天。\"


 回屯的路上,曹大林走在最前面,心里盘算着这株人参的用途。上辈子他听说县城有个老中医出高价收好参,这株四品叶少说能卖五百块钱——在1984年,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大林哥,\"赵春桃走到他身边,轻声问,\"这人参你打算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