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燕燕于飞(中)(第3页)
“原来你是皇上的人……”难以想象,韩安国竟是皇上的人。
“忠君一事,不是臣子的本分吗?”他反问我,对我笑笑。
“尽人事得天命,丹心定不负所望!”得他相助,我颇受鼓舞,现今能做的,真当也只有这些,走一步算一步吧。
“将军?”韩安国要走,我迟疑着,不过还是唤住了他,“未央宫内,一切可都安好?长安城中,不会出现变故吧?”
“一切都要看情势,最能盼的就是皇上要快些好起来!”
这最能盼的,怕是最没盼头的。我知趣地低头,只求老天悯人。
“我能带走他们吗?”我问韩安国。
“不能!”韩安国告诉我,“等时机成熟,你再带他们离开。”
我知若强制带走霍织艳母子,怕是更会引起猜测,便只能作罢,此母子二人仍处在韩安国监视之下,我只能另寻他不会拦我的机会。
皇上的病毫无回转迹象。皇上意识迷幻,却仍开口唤我,要我留在他身侧,我因而更多地待在了宣室殿,随同王皇后侍奉皇上。
三日后,长安市井遍传皇上失禁。
此间,皇上不分刘彻、刘荣、刘武,将刘武当作刘彻,言要传位于他。
这话听得,我也冷汗涔涔。
再过三日,皇上已不能开眼,日进一匙汤。
刘武一日一问安,至于刘荣、刘彻,两兄弟更是长居宣室殿。时时有大臣奏报,刘彻以太子身份“监国”,代皇上处理朝政,事毕便退至皇上身侧,衣不解带侍奉。
三日后夜,月黑星隐,天高云厚,大风骤起。刘彻奉皇上谕,急诏文武百官入朝听旨。
听旨之人跪拜于宣室殿前,刘彻声音响彻未央前殿,忽然间风声大作,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至。
朝臣华服,将军铠甲,瞬间擦出凄厉的声响,和着大雨在黑夜中哀鸣。
“皇上驾崩了!”一声哀恸穿过未央长殿,声线犀利如尖刀,一寸寸割破所有人的耳膜。
朝臣未来得及谢旨,便已将身子俯入地中。
未央宫丧钟长鸣,更鼓声声,皇上驾崩!
金砖瓦鎏,顷刻间被白幡掩盖,青布罩蒙上一盏又一盏的大红宫灯。一时间哭声哀乐,自宣室殿最高处漫开。
白色漫飞,天地变色,我的泪水在那片白色中凄迷。
刘彻强掩悲痛,亲自宣旨。
这一张诏书,是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给的是窦氏家族。皇上诏令一旦驾崩,刘彻将继大统,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拜窦婴为相,辅佐新皇;皇弟刘武加封济州、山阳封地,其子立为王,其女五人,皆食汤沐邑。
有了这纸诏书,窦太后就算再偏宠小儿子,也要顾念满朝文武,皇上把该给的都已给了,家族兴旺煊赫已至极点,她老太太若是再有心觊觎皇位,那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我扫了代王刘武一眼,只见他面如焦土,很不好看,可也边抹眼泪边拜谢皇恩。
未及宣完圣旨,一道青烟自长安武库突起,在列百官惶恐地擡头,咋舌之余无不目露愤色——有人突入武库,妄图开仓夺械!
所列朝官,一眼便可看出端倪,刘彻神色失望紧张——本该居于群臣之首的丞相周亚夫和大皇子刘荣,竟不在百官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