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长恨绵绵(一)(第2页)

“与虎谋皮,朕的卫将军这次倒作了东郭生!”刘彻愤怒不减,对卫青横加批评,“五百骑兵,他倒真有本事!朕倒要看看,他怎么带伊稚斜头颅回来见朕!”

“伊稚斜往何处而逃?”刘彻复问。

“往北。”公孙敖应答。

刘彻沉思,“北面为直道,直城门交由明部尉赵信执掌。朕前几日迁怒于他,将其贬谪,暂出宫门……”

“赵大人与卫将军生死至交,二人珠联璧合,一守一攻,内外交困,伊稚斜可束手擒来。”公孙敖信誓旦旦,我喜忧参半。刘彻与公孙敖皆不识,伊稚斜有恩于大哥,如今大哥被贬守关隘,却要他生生擒下昔日旧人,大哥最是仁义宽厚,如何下得了手?

“传朕令,骁骑将军李广即刻回军,直往直城门。沿路遇疑为匈奴者,尽皆拿下,不可放过一人!”刘彻令出如山,公孙敖领旨退下。

“朕要回宣室殿了,丹心。”刘彻回头唤我,“晚间再来看你。”

我诺诺点头,轻声唤他,“皇上。”

“朕在。”他回答得极是认真,俊眉一挑,满目清朗。

“丹心盼君来。”我眼含笑意,故作娇羞。

“得美人这话,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刘彻阴霾尽散,大笑而出,拂衣袖径去。望着刘彻英姿,我惭愧不已。我不能再入宣室殿,只能蛊惑君王,迷惑刘彻再来昭阳殿,如此一来,我又可探听赵信还有卫青的消息。

静坐昭阳殿中,从鸡鸣待至暮鼓,也不见刘彻身影。夜明宝珠重绽光芒,珠色若琉璃,金屋如坠流岚飞虹间。

第三日夜,我恍惚茫然,跣足披发坐于玉阶上,足下寒玉生冷,凉至心脊。

卫青!明明在心底轻念这名字,却觉隔绝恒远,遥不可及。

空一缕余香在此,探千金游子何之?不是深宫人,居于深宫,庙堂高远,我又能知晓几许?既然牵挂,何不前往探听,再添罪过再落罪名,比之生死,又有何紧要?

我束发结绶,重新换了男儿装,急往宣室。

宣室殿禁军林立,烛火通亮,我知刘彻还在里内,急问卫侍,“麻烦大人奏报通传,丹心有要急事觐见皇上。”

“皇上正与卫将军、赵将军议事,军机政要,不容打扰。”军侍呵斥,我倒未在意他的态度,听闻卫青、赵信回宫,正与刘彻会晤,稍稍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