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靠谱的盟友

 董承坐在院落中,抬头望着天,整整望了一个时辰。

 家人们招呼他入厅堂小食,他都一动不动,也不搭理,若是催的急了,他便张口将对方一顿痛骂。

 董家人都知道,这是家公在军营里碰到了什么难事,心中憋闷委屈,遂不再呼唤了。

 董承现在确实很委屈。

 他本是董太后的内侄,河间董氏的精英,亦是孝灵皇帝在世时的外戚。

 当时的外戚,待遇可跟现在大不一样!

 虽然孝灵皇帝有意遏制外戚的势力,但论及地位,董氏一族当时在雒阳绝对算数得上号的。

 时过境迁,朝廷这些年屡屡发生大事,皇权空前羸弱,而依靠皇权方能壮大的外戚,其地位也是水退船低了。

 对这些事,董承能忍。

 这些年来他一直屈从于牛辅麾下,虽不能进入西凉军的中枢,也颇受重用。

 可惜,牛辅死后,李傕掌权,董承的日子过的就不那么轻松了。

 在李傕看来,董承并不算是他的嫡系。

 而让一个不是嫡系的人担任长安的南屯司马,这显然不是李傕的为人。

 往昔,李傕为安抚军心,对于牛辅遗留下来的掌兵者,并未做出大的调整。

 今番李傕击退了马腾和韩遂,士气正盛,正是其得意之时。

 故在这个时期,将长安城中由卫尉直管的七名守门司马,全都换成自己人,对于李傕来说正当其时。

 而董承应也是这七人之一。

 憋屈啊!

 堂堂汉家外戚,先帝亲母的内侄,竟沦落到被一个西凉蛮子随意拿捏的地步,还没法反抗!

 眼瞅着即将被裁撤,董承当然没心思吃饭。

 马上就要吃翔了,还吃什么饭?

 “家公,府外有人求见。”

 管事的知道董承今日心情不好,但来了外客递了名刺,他也不敢怠慢,只能硬着头皮来见董承。

 看过名刺,董承生出了几分疑惑。

 “东莱刘氏?羽林郎……刘翊?”

 自己与东莱刘氏并无交集,而且一个羽林郎,似乎也并没有资格直接越级来见自己这个司马……

 “说我体乏,不见!”

 那管事“哦”了一声,又道:“除了名刺,那羽林郎还有一物托老奴转递给家公。”

 说罢,便见他将一个晶莹剔透的玉坠呈递到了董承面前。

 董承开始只是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然后猛然转头,死死的盯住那块宝玉。

 “这是……姑母随身之物?”

 管事没明白董承的意思。

 “家公,到底让不让那羽林郎进来?”

 “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刘翊在管事的带领下来到了董承的面前。

 “小侄刘翊见过叔父!”

 “且慢!”

 董承急忙抬手。

 按规矩来说,汝不是应称我一声董司马吗?这一声叔父是咋论的?

 “少年郎,吾与汝东莱刘氏,可是素无往来啊。”

 “叔父,东莱刘氏亦属汉室宗亲,侄儿与当今天子,份属同宗同辈,叔父乃先皇太后内侄,天子之叔,以此推之,我称君一声叔父,也在情理之中啊。”

 董承闻言有点懵逼。

 哦,那如你这般算,天下的汉室宗亲,只要是跟陛下平辈的,都得叫我一声叔不成?

 好家伙,如今这汉室宗亲可是多如牛毛,吾若号召天下所有大侄儿随吾起兵,岂非顷刻间就有十万大军在手?

 有这十万犹子,何愁李傕不灭,郭汜不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