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出兵西夏(第3页)

 

 陈绍赶紧打断了他,在属下看来,他一个身强力壮血气方刚的二十出头汉子,何况在汴梁时候,就勾搭上了李师师那种尤物,肯定是很喜欢色相的,他治下的人当然想投其所好。
 

 对陈绍这种级别的人来说,你给他送女人,算是最省钱的贿赂方式了。
 

 不然你就得替他卖命,或者献地、献策,这才有价值。
 

 陈绍不觉得他们有什么错,也不觉得赵河为这种事奔走有错,更不是对此毫无兴趣。不过他分得清轻重,大战在即还是克制一下好。
 

 此时在中军行辕里玩女人,有些害处,当然不是对身体有害。首先要费不少时间,万一正在兴起,部将有要紧的事、见不着他怎么办?其次分心,他难以集中精力日夜思考局面。而且主将在军中淫乐,将士们风餐露宿吃苦头,传出去对军心也不利。
 

 等拿下了西夏,带自己弟弟吃点好的,上档次的~
 

 正在畅想的陈绍,突然想到了关于成吉思汗的那个断根传说,顿时浑身一激灵,想想还是算了。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十月中,西夏已经疲惫不堪,辎重也跟不上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暂时撤退。
 

 这边人刚走,辎重队就开始出动,在已经被祸害的千里无鸡鸣的土地上,疯狂开始修建堡寨。
 

 远远望去,就跟一群不知疲倦的筑巢蚂蚁一样。
 

 陈绍心中涌起一股特殊的情感,不是豪气,而是有些感动。
 

 身处乱世,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中,朝不保夕。
 

 但是堡寨,可以给他们一个相对安稳的窝。
 

 将来,自己还会带给他们更加安宁的日子。
 

 这些堡寨,也会为自己提供兵源、粮食和战马、牛羊
 

 已经开始撤兵的西夏军队,走到一半,听到后方开始修建那种该死的堡寨时候,这次的主帅李察哥彻底怒了!
 

 他马上派人带兵马回去破坏。
 

 大军不可能掉头,回来的人不算多,只有四万人,但是李察哥觉得摧毁没有修成的堡寨完全够用。
 

 可是他马上就发现,事情根本不对劲,在这里严阵以待的是不再龟缩的大部队。
 

 各寨人马也一起出动,主动出击。
 

 李察哥被杀败之后,只能撤退。
 

 心中更窝囊了——
 

 汴梁,艮岳行宫当中。
 

 此刻正有一行人穿行在江南运来的奇花异石之间。
 

 虽然已经算是初冬,可不知道禁中照料之人用了什么法子,园中花木仍然还有些绿意。
 

 流水淙淙绕行其间,溅在石上,叮咚有声,宛若江南春日景象。
 

 赵佶必然是爱极了江南的,幸亏他父兄留给他的家底,没有隋文帝杨坚那么夸张。
 

 不然他肯定也要下扬州,搞不好次数还要更多。
 

 论有多王八蛋,他可能比不上杨广,但是论会玩,他完全碾压广子。
 

 给他杨广的家底,赵佶能玩出花来。
 

 内宦宫女,身着锦装,到处侍立,随时等侯上前伺候。
 

 几位禁中有头面的大貂珰,更是满面堆笑,亦步亦趋的跟在这行人身后。
 

 这一行人中,信步走在最前面,身着一身道袍,戴着羽冠。飘飘若神仙中人的,正是当今道君皇帝赵佶了。
 

 今日跟在他身后,游这艮岳行云的,一个是嘉王赵楷,而另一个满脸谄媚之色,笑得六颗白牙在冬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的,就是近来最得意的小蔡相公,蔡攸。
 

 赵佶看上去,没有多开心,他走起路来,好象也没有挑具体方向,就这样漫不经心的走着。
 

 突然开口说话,语气也是轻描淡写:“蔡卿,朕这园子如何?”
 

 “好!天上宫阙!这世上,也就官家配住此等行宫。”
 

 蔡攸一如既往,根本没瞧出赵佶的不悦来,只顾一个劲儿地拍马屁。
 

 赵佶嗬嗬一笑,回头点着他鼻子:“天上宫阙?朕不这么觉得,整饬禁军,出来了亿贯钱钞,朕只要六百万修修园子,你爹都不同意啊!”
 

 “听说你前些日子,扩建自己的宅邸,一口气就花了百万贯,朕这个皇帝,还不如你快活。”
 

 蔡攸心里面撇撇嘴,我爹不出手,那些钱你还不是要填到禁军世家的肚子里,你自己捞得着花?
 

 而且你这些日子能过得这么滋润,难道自己真没数么!后宫妃嫔你打赏起来动辄就是上万贯,道官的道禄又开始发了,一些宫观也趁着冬天开始翻新。
 

 艮岳最后收工的时侯因为江南方腊之乱发生,颇有些草草。官家心中有些馀憾,现在手头松动了一些,又想将艮岳中缺憾未善之处弥补起来。
 

 你这艮岳,多少钱够填的
 

 而且你不伐辽了么?
 

 你一个皇帝,跟臣子比什么,我的钱都是辛辛苦苦,一点点贪墨索贿得来的,为啥不能修我自己的宅邸。
 

 百万贯,听上去很多,够你这艮岳一角的花费么?你还委屈上了,要不咱俩换着住住?
 

 赵佶从蔡京那里要不来钱,只能是敲打一下蔡攸,希望他去给蔡京上上眼药。
 

 其实蔡京也是差点吐血,他自己苦心算计,谋划出这么一件大事来,可以说是帮大宋续命也不为过。
 

 本想着凭借这个功劳,将来在史书上,也合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宋以来第一能臣、贤相,不过分吧?
 

 可没成想,事成之后,蔡京还没来得及布置其他手段,整饬财计,皇帝就跟没了完一样地找自己要钱。
 

 这些钱,蔡京都有大用处,前几年乱发宝钞留下的窟窿还没填上;
 

 童贯伐辽的辎重还没备好;
 

 创建燕山府,是不是要花钱;
 

 筹备新军,守卫都城,是不是要花钱;
 

 我自己,是不是也要贪点
 

 蔡京、童贯、高俅甚至包括没怎么出力的梁师成,都在这次整饬禁军的过程中,发了大财!
 

 别看他们一个个都确实想着为国家和朝廷做点事,但是个人享受,那是一点也没落下。
 

 童贯和梁师成,虽然是宦官,人人都是妻妾成群,奢靡无度。
 

 一般宦官没有了下面那东西,他们对钱财的欲望,反而比一般人还大。
 

 大宋的宦官,风评算是很好的了,到了这一朝让童贯和梁师成给败坏了。
 

 大宋人家真是出过一些胸有大志,操行甚佳的太监。比如太监名将秦翰,性格温良恭谦,诚以待人,清寒自持。
 

 又能领军作战,赏罚公平,身先士卒。
 

 战毕归来,仍然是禁中一个恂恂然少言寡语的老太监。身平临战负创七十馀处,到老宿疾发作,终夜辗转难以成眠,死时身后萧然。
 

 这等人物,多少有的文臣士大夫都比不上。
 

 童贯的恩师李宪比之,都远远不如。
 

 至于当太监当到长胡子的童贯,那就更等而下之。
 

 梁师成还不如童贯。
 

 赵佶见蔡攸不说话,心里更加郁闷,但是他又不好直接张口。
 

 这人虽然无道,却还要点脸面,只能是旁敲侧击,继续欺负蔡攸。
 

 让他赶紧去和他爹说,给官家钱花!
 

 蔡京让蔡攸在表面上跟他翻脸,这种伎俩骗骗别人就算了,赵佶在这方面,绝对是个大师,太子和三皇子在那明争暗斗,其实都是赵佶亲手搞出来的。
 

 蔡京的手段,他看的清清楚楚的,还不点破,乐于陪他们父子玩。只要把握住那个平衡,不让朝廷一家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行了。
 

 真到了事上,他也就不管了,你蔡京不给我钱,我就逼你儿子。
 

 “你们蔡家,此番整饬禁军,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朕!是不是为了社稷!”
 

 蔡攸被他喷的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还是周围几个近臣,纷纷为蔡京和蔡攸辩解。
 

 赵佶丝毫不停,逮住蔡攸一顿数落。
 

 蔡攸无缘无故被霸凌了这番,也完全没有了游园子的兴致,匆匆跟赵佶辞别。
 

 赵佶以为他去找蔡京给自己要钱了,摆了摆手,让他赶紧出宫。
 

 嘉王赵楷一直风度绝佳的陪在他老爹身边,一直在察言观色。
 

 这时候,他突然说道:“父皇,蔡相为应奉内库所行之事,已经是尽心竭力了。
 

 父皇您眼光独到,所用得人,然则可以用来运营的东西就这么些,终归还是钱不够多。
 

 再要蔡相有大作为,哪怕他是生花妙手,也就如此了。既然朝中理财就是如此,还不如再分点责任给地方。”
 

 赵佶看了赵楷一眼,却没什么表示。
 

 最近这个三儿子风头够盛的了,不必再表现出对他每个进言都欣然采纳的姿态。
 

 这也是他的为君平衡之道。
 

 他看似宠爱这个三儿子,其实完全是为了打压太子,让太子老老实实,莫要来挑战自己的地位,也让朝中大臣,不要太早抱团在太子周围。
 

 不代表他真的多爱这个爱子。
 

 赵佶只爱他自己。
 

 如今三皇子,竟然提出了这种意见,就让赵佶有些厌蠢了。
 

 弱枝强干,是大宋立国之本,分点责任给地方这话说的简单,那要怎么分?
 

 想要地方给自己捞钱,就得放权,朱勔的事才过去几天。
 

 再来一次江南民乱,那么这次整饬禁军的事,就白干了。
 

 自己只是爱玩,这三皇子,却是个真正的蠢蛋。
 

 想到如今的朝堂,已经是蔡京一家独大;
 

 禁军被连根拔起之后,就没有了兵马能制衡西军
 

 赵佶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息,其他人如释重负,走了这么久实在太累。
 

 赵佶却脸不红气不喘,而且脑子里也很清淅。
 

 自己以前故意下放出去,实则是保护起来的李纲,可以叫回来了。
 

 他有能力,性子又刚烈,可以与蔡京打擂台。
 

 至于西军,这次伐辽成功之后会更加强大。
 

 唯有灭夏之后的定难军,或许可以牵制他们一下,不过事后自己分化起来,又是一个麻烦。
 

 赵佶叹了口气,问道:“前几日上书,说是要伐夏的陈绍,如今打的如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