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干大事就得先搞钱(第3页)

 

 如今南边的汉人来进攻大辽了,契丹人对他们,更是提了十二个小心。
 

 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的钱粮、物资都有多馀的,他们契丹人也绝对不会给常胜军,毕竟在他们看来,常胜军叛变的概率很高。
 

 当初辽国还未崩溃的时候,常胜军前身怨军就不大靠得住,时常造反。
 

 耶律淳是吃过大亏的,伐金走到一半,怨军哗变差点把他宰了。
 

 现在将他们安置在涿州,正是北辽朝廷警剔的对象,怎么还可能对常胜军加以军械物资的补给?
 

 所以手下这些人抱怨,他也就是听着。只要投宋之事进展得顺利,这些都不是问题。
 

 大宋富足,又要靠他协助收复燕云十六州,皇帝还不差饿兵,怎么可能不供应他郭药师?
 

 但手下说到移防之事,却让他面颊肌肉猛的一下抽搐,又赶紧的平复了下来。
 

 他最为头疼的,还不是现在这个董小丑馀部!当初他安抚好了董小丑的重将赵鹤寿,董小丑馀部三千举营投顺他的麾下,他怎么可能将怨军当初互不统属的八营,变成现在他一人的常胜军?
 

 可现在,这董小丑馀部,却是他的最大心结!
 

 董小丑何许人也,那是怨军八营真正的缔造者,是原本整个怨军的领袖。
 

 当年,他还未被耶律淳招安时候,就是辽东马匪头目。
 

 因为掌控医巫闾山走私网络,他手底下有人有钱,还能为辽廷输送女真情报。
 

 后来收容大延琳叛乱残部五千人,成辽东南唯一抗金武装。
 

 而且他还是大辽,为数不多,真正能和金人相持的力量。
 

 1117年蒺藜山之战以三千兵力阻击金完颜宗翰两万大军十日!
 

 董小丑如此能打,但是他始终不改马匪的习气,刚立下大功,同年马上因缺饷洗劫锦州官库,抢走铜钱18万贯。
 

 当时燕地的辽人,就有很多想要绞杀董小丑,萧干首先密奏天祚帝:“董部取龙州税银作饷,疑有僭越”
 

 紧接着,当初作为董小丑副将的郭药师,派人到处散布“小丑欲拥耶律淳称帝”谣言。
 

 于是,1120年正月,辽将李石以“补发军饷”为名设宴,伏甲士三百乱箭射杀董小丑于蒺藜山大营。
 

 这简直和袁崇焕杀毛文龙有一拼
 

 可笑的是,当初诬陷他想要拥立耶律淳的萧干和郭药师,却很快真的拥立耶律淳称帝了。
 

 董小丑的残部,尤其是最能打的那一批,辽东马匪起家时候的人,只听赵鹤寿的。
 

 无论他郭药师如何对待,赵鹤寿总是恭谨的应对,无有一丝不平之意,看上去不象要为旧日大哥报仇的样子。
 

 前不久自己将他赶到了易州,他也不发一言的就去了。现在他又为了将董小丑部置于常胜军主力监视之下,又调了一部人马和易州守军换防。这赵鹤寿当然应该明白他的心意,可是仍然不发一言,又带着人马赶回涿州。
 

 虽然看上去很听话,但郭药师在此乱世打滚十馀年,人心自以为已经掌握得明白。
 

 这人要是真如表面那么恭顺,那么为什么董小丑馀部又这么抱团,自己也曾试图拆分过这三千人,结果差点激起营变,要是说背后没有他赵鹤寿在支持,打死他郭药师也不会相信!
 

 他们就象是埋在自己心头的一颗钉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真会要了自己命的。
 

 这三千人,可是能挡住完颜宗翰两万人的存在,谁又敢真的小觑他们。
 

 值此乱世,郭药师自己又准备背主请降,夹在前面耶律大石大军和背后燕京之间。
 

 他最怕的就是内部不稳,一旦有变,后果难以设想。
 

 可郭药师也不想去后悔当初投宋的决断。
 

 他自己是大辽的将军,比谁都了解如今的大辽局势,国事已无可为,耶律大石一场大胜不过是回光返照。
 

 既然要投新主,就要趁早。当初尤疑,不过是在宋和女真之间观望,如今事情紧急,萧干已经率兵赶来,女真如今和自己相隔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还不如就破釜沉舟,赶紧投宋。
 

 将来宋人实在挡不住,再去投女真也不晚,反正自己没有背叛过女真,什么时候都能去投降。
 

 郭药师看似在听手下抱怨,其实一直在思考如今的局势,至于手下抱怨的事,他每一个都知道,而且也清楚自己没有办法解决。
 

 只有快些投宋,从大宋那里拿到粮草辎重,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如今投宋还有一个好处,他们刚刚在白沟河惨败,如今急需战功。
 

 若是自己去,则属于雪中送炭,可以尽情地提条件。
 

 反正比一开始时候更好拿捏那没卵子的童贯宣帅!
 

 底下人看着郭药师一直不吭声,脸色却越来越是铁青。
 

 一个个渐渐悄悄住口,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了。这些日子,都管大人心绪不佳,那是大家都看在眼睛里的。却不知道大家伙儿哪句话触动到了都管大人的逆鳞,脸色这般难看!
 

 节堂门口,这个时候满脸刀疤的郭药师心腹甄五臣按着佩刀大步走了进来,挥手赶人:“什么事情都缠着都管大人,要你们何用?缺粮缺械,都管大人正在想法子,难道丢下你们不管?移防之事,谁要多嘴,俺先拔了他的舌头!都管将令不遵,还有脸说嘴?都给老子滚下去!”
 

 甄五臣是常胜军中,除了郭药师之外,威望资历最高的。
 

 被他骂了两句,僵在那里的常胜军将领,纷纷躬身行礼,灰溜溜的就退了下去。
 

 郭药师黑着一张脸朝甄五臣望过来,甄五臣却只是看着那些将佐退下,才走过来轻声道:“都管,赵鹤寿回来了。”
 

 郭药师冷哼一声:“全军而归?”
 

 “全军而归,三千士卒,都已经入了换防军队腾出来的营地当中,进城的也就是赵鹤寿和他的亲兵百馀人,进了他自己的公馆里头。俺遵都管大人吩咐,手里随时抓着几千人应对此次调防,现下一切安好。”
 

 听到赵鹤寿手下三千人全来了,郭药师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缓缓放松了脸上绷紧的容色,慢慢的将身上披着的衣衫穿上,甄五臣无声的拿过挂在一旁的玉带,双手递给郭药师。
 

 他就怕赵鹤寿投降了萧干,给自己来个里应外合,在投宋之前,就把自己给灭了。
 

 “五臣啊,我们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你是知道的?
 

 就这点家当,出去谁不低看咱们一眼。常胜军,不就是你我和外面那些弟兄们的口中食,身上衣?
 

 有的人总是觊觎俺这个位置,却不知道我在这个位置上承担得有多苦!冒万死送出去给弟兄们找条出路,偏偏却还有人让俺省心不下!就是将这常胜军,全部交给他又能如何?”
 

 甄五臣苦笑:“都管,俺们跟你长远了,为了俺们这些老弟兄,都管也不能歇息不过那宋人,上次那般倨傲,此时又新败,他们就算是愿意受降,他们有这个胆子来接应我们么?”
 

 其实他心里,对郭药师反复背叛主子的行为颇不以为然,但是郭药师救过他的命,甄五臣和郭药师不一样,他是个忠心有意气的。
 

 尽管知道郭药师当年背叛董小丑的事,做的很不地道,但是他也没有生出背叛的心思来。
 

 要知道,当年郭药师背叛董小丑的时候,地位就和自己一样,都是副将。
 

 董小丑是很信任他的,而且也很关照他,郭药师一路起来,都是董小丑的提拔。
 

 最后,被他捅了一刀
 

 当年要是没有内鬼,辽人想要收拾董小丑,都得仔细掂量掂量。
 

 郭药师冷淡一笑:“童贯那厮,想要功劳糊弄他们皇帝哩,俺把涿州和易州送与他,正中他的下怀,他能不来?”
 

 “你也不要太小看了这个太监,虽然他在白沟河败了,但是俺听说他在西北时候,对付河湟吐蕃人,颇有胆气。”
 

 听郭药师语气这么坚定,甄五臣心中有再大的疑惑也不能多说了。值此乱世能上位若此的人,都是眼光准,胆子大,主意定,认准的事情绝不回头。郭药师信心如此坚强,手下也只能追随。
 

 郭药师目光凛然,已经将玉带系紧:“只要我们内部不乱,我就能带大家闯过眼前这关!”
 

 萧干大军突袭涿州的时候。
 

 数十骑战马,风也似地从河间府往涿州奔去。
 

 马扩绝对算得上是个精力充沛的人物,也知道现在情势耽搁不得,早一步就主动一步。
 

 马扩和童贯一会之后,领悟了童贯的意思,心中也很赞成,拿下郭药师,局势确实可以逆转,随他立刻上路回返。
 

 动作之快,让张罗着设宴为马扩接风的杨可世和王禀都大吃了一惊,忙不迭的调骑兵护送他们回返。
 

 泥泞的道路上面,大雨已经渐渐转小。如春雨般淅淅沥沥的滴个不停。道路上拥挤的只是在泥泞当中挣扎的民夫,一双双穿着撒脚裤和麻鞋的腿脚将道路踩得稀烂。
 

 骡马长嘶着跳动着,却怎么也拉不出陷在泥潭当中的大车,宋军士卒挤在车上,却少有人下去帮忙推车。
 

 几个押送民夫队伍的军官更是不管事,躺在高高的粮食堆上面,还要两个士卒在旁边帮他张开雨布,只是用范阳笠盖住脸呼呼大睡。
 

 马扩他们的马队经过,这些已经精疲力竭的民夫纷纷避让开来,只是麻木的看着眼前一切。马队的泥水溅到了车上宋军士卒身上,顿时经过处就响起一片陕西诸路口音的叫骂声音。
 

 “朝南跑一个个比兔子还快,害洒家吃泥!有种掉头向北!闪得俺们到了这鬼地方,雨水淋漓,人困马乏,辽狗再前逼一步,俺们说不得,就给来个卷堂大散!”
 

 这些西军,充分发挥了八戒取经的精神,八戒是动不动就要分行李,西军则是动不动就要卷堂散。
 

 宋廷和童贯,抽调走他们的顶头上司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失去了那些上官的压制,这些西军已经彻底管不住了。
 

 马扩耳闻目睹这一切,愈发地忧心忡忡
 

 他猛地一抽马鞭,再次加快了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