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宋不亡,天理难容(第2页)

深秋时节,她穿着十分轻薄,一袭月白色的窄袖上衣,外罩一层薄纱。袖短覆肩,下摆只到下腰上,两片衣襟扣着胸口一只小小的金丝蝴蝶。裹得一对雪团,曲线优美地起伏。

几个丫鬟惊异地看着,往日里气势凌人的夫人,如今笑盈盈的十分妩媚。

她弯着腰迎接陈绍,腰间紫带系出非常动人的纤细曲线,那腰板窄薄而又不失肉感,坐紧的裙子呈露出臀部弧圆动人地曲线。

“老爷来啦。”萧氏低着头,声音轻轻柔柔,说不出的动人。

陈绍知道她亲自来的目的,八成想要回运粮队调动使用的权力,这件事自己是不可能答应的,所以早就定计得先敲打一下。

他点了点头,说道:“进来吧。”

萧氏有些不安,买着小碎步,来到房中。

见陈绍大马金刀坐在那里,她小心翼翼,屈膝而下行了个规矩得体的礼。

“老爷。”

她的声线清朗柔和,像清泉缓缓流过心尖。

陈绍笑着招手道:“穿这么少,不必出去迎接,都是自家人。”

萧氏赶紧点了点头,趁机凑了上来。

“弄点吃的来,陪我一起吃吧。”

萧氏扭头对丫鬟使了个眼色,后者赶紧出去把准备好的酒菜端来。

陈绍漫不经心地用大拇指,轻轻摩挲她的耳垂上的流苏耳坠,问道:“听说你在西域,杀了喀拉汗的一个王子?”

萧氏听他的质问有些突然,虽然他脸上没有怒色,但自己还是有些无措。

没办法,这狗男人握着所有的权力,自己必须讨好他来获得一部分权力的使用权。

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她拒绝不了。

眼珠一转,萧氏懒得去想,直接屈膝跪在身边,道:“奴婢有罪,请老爷责罚。”

陈绍见她使出这么无赖的一招,有些好笑,干脆就不说话。

我让你装!

等酒菜端上来,几个丫鬟看着自家夫人跪在那里,额头触地,就跟平日里常练习的瑜伽一样。

她们都不敢说话,只是恭敬地伺候在桌旁,殷勤地为陈绍布膳。

陈绍是经常和士卒们同吃,但那是为了收买人心,他本人没有任何受虐倾向。

喜欢美食,尤其喜欢精细的美食!

所以他吃的很高兴,至于那个跪地作秀的,让她表演就是。

陈绍时不时还在翘起的地方抚摸一把。

萧氏咬着嘴唇,猛翻白眼,但是对方不接招,她也不好灰溜溜起来。

被架在这里,进退两难

陈绍吃饱喝足之后,没好气地从后面推了一把,萧氏这才趁机抬起头来,一脸委屈的表情。

陈绍毫不客气地说道:“收回你对护商队的指挥权,是我对你的一层保护,你不要不识好歹,不过是多了一道手续而已。”

“你要是真有急事,那赵河肯定不会犹豫。”

“老爷还是不信任人家么?”萧氏还在做最后的努力,但是陈绍把话挑明了,她也没有了撒娇弄痴的机会,只能老老实实问道。

陈绍摇头道:“这不是针对你的,也不是针对其他任何人,而是要传下去的制度,你懂了么?”

萧氏无奈地点了点头。

陈绍有点怕影响了她的积极性,笑着把她揽在怀里,说道:“不过我可以给你五百人的权限,你自己可以决断指挥。”

萧氏凤目一亮,五百就五百!五百在西域也能打!

——

韩世忠手下的人马,越打越多,抵达云内之后,又从李孝忠所部选调了一部分。

这一部分多是这一两年来在夏州聚集的大辽溃兵,各族战士都有,连大辽最精锐的远拦子出身的都有。

这些人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先学会骑马了,尤其是近年来辽地烽火不绝,几乎人人都上过阵见过血,更与女真负有血海深仇——宋人最后虽然趁火打劫,攻陷燕京,可没有如女真一般一路屠城过来!

这些年陈绍辛辛苦苦,各处布局,凑拢起来的兵马,都带着一股子复仇的狠劲,一路行来,气象和当初在女真铁蹄下溃败时候迥然不同。

两千数百的各族骑军,与云内兵又编成两个云中营。

这两千余骑,配备了近两千俘获的辽东战马,还有两千多蒙古马为备马与驮马。

韩世忠又竭力为这支先锋军马凑出了大约千人的辅兵,多是云内本地精壮充当,配杂马骡驴近两千,驮运着随军粮秣物资。

如此豪华阵容,在以前的大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韩世忠是西军出身,如何不知!

曾经西军有多缺马,他一清二楚,就是在大宋河湟开边之后,战马不像过去数十年那般匮乏,但也绝对无法给两千人,配这么多马!

要知道当年西军好容易凑出来的白梃兵重骑,差不多有五千人的规模,是西军最宝贝的力量,他们拥有的合格战马也不过才六成左右。

至于韩世忠的本部部曲,那些贺兰山汉人军团,更是马矫健如龙如鹰。

浑身上下的装备,也几乎武装到了牙齿,平日里不穿重甲,打起仗来再披挂。

这些人行军时候,基本上是归拢到轻骑范畴。

可在攻坚战时候,又都是一身皮甲衬里,外面再套一层锁甲。有些军士还额外多带一套带护心的鳞甲,丢给辅兵驼带。

这种披甲程度,完全可以称之为重骑。

在轻骑和重骑间来回变幻,战斗力越发的强大,那种自信到骨子里的军心士气威严,更是凌然不可侵犯。

就是他们的战马坐骑,也有专门的辅军照料,每一匹的主力战马,都有自己的装备。

厚厚的白叠布为马套,几层白叠棉捶打成一层,外面再是防水的油布。既能御寒防潮又有一定防护能力。

每名贺兰山军团的战士,不论出身何处,兵刃都是各种齐备。

几乎人手一条精工打造的马槊,有些立过功劳的狗大户,甚至连马槊都他妈还有备用的。

至于马剑、长刀、铁骨朵等近战兵刃,丫丫叉叉的每人至少带了三四柄,都由辅军和驮马带着。

强弓硬弩更是不必说了,羽箭驽矢都是兴庆府的武库中精选出来的上等货色,西夏的匠作工艺十分纯熟,不输给辽宋。

原本随军所运其他物资从简,只有粮秣充足。

但是自从陈绍在河东站稳脚跟之后,这吃的档次也迅速地提高,没办法要让马儿跑,就得先让马儿吃饱。

他们的军粮都是精制的混合和肉干的炒麦,熬出的上好肉酱。一罐子一罐子的盐蛋,一葫芦一葫芦的烈酒好醋。

连马料都全是好盐豆与糖块!

这是走的妥妥的精兵路线,就为了和鞑子野战,天生为了硬仗而生。

要是一般的小战斗,出动这支兵马,哪怕是打赢了,都有可能会亏

如此装备程度,足见韩世忠在定难军中的地位,灵武军也只能瞠乎其后。

没办法,这是陈大帅的御用打手,创业初期的很多硬仗,都是他一手打出来的。

如今在大同府外,和女真人野战的,大多也是韩世忠的手下。

随着大同府被陈绍围住,他也不断派人,去大宋讨要物资。

并且指名道姓,要求赵佶诛杀奸佞,抄家以赴国难。

大宋国力在这个时代傲视群伦,只是这国力,完全未曾发挥出来!

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全都沦为上层敛财,过奢靡生活的工具。

随着陈绍在河东的渗透,以及灵武军到达五台山地区,大宋又一次选择了视而不见。

自欺欺人。

我不去看,就不知道你在河东渗透,随便你吧

要是能打败女真西路军,大宋也不亏,面对陈绍也好,面对完颜宗翰也罢,对他们来说都差不多

这一日赖在太原城中已经五天的陈绍,正在房中,与萧氏对坐而食。

过了今天,她就要离开了。

萧氏很贴心地问道:“老爷,要不要留下几个西域的狐媚子伺候。”

陈绍摇了摇头,“我要把心思用在打仗上。”

萧氏笑了,嘴角牵起一抹浅涡儿,笑容虽带着几分戏谑,却仍是充满妩媚:“祝我家老爷旗开得胜,高歌猛进。”

陈绍看着外面的,风中夹杂着一些雪花,马上又要到腊月了。

当年在东京,话犹在耳。

今年,又没法和师师一起守岁.——

韩世忠再次获胜,缴获了不少物资,带队回营。

数千骑兵一起行动起来,拉出来的阵仗比同等数目的步军大上好几倍。

行军途中,卷起一路雪尘,盔铠反射雪光,更是耀眼夺目。

云内之地,还残留的坞堡中,那些豪强在墙缝里,看见这等军容,都只觉得双股战栗。

以前是女真,如今又来了一支定难军,两边在他们的土地上厮杀,而他们只能充当看客。

甚至还会成为猎物和补充辎重的血包。

好在不管是抢掠了整个契丹的女真人,还是为这一战潜心准备了好多年的定难军,都不是很缺粮草补给。

这才没有对云内的豪强赶尽杀绝,而是尽力拉拢他们。

对于云内之地的人们而言,在大辽的统治崩溃之后,原有的体系完全崩塌。

大家伙各自占领一些地盘,互相攻杀抢掠,就算坐拥一定实力的人物,在这乱世之地也有朝不保夕的感觉。

女真人太过残暴,即使是暂时投降,对于这些地方实力派而言,也并不甘心归附。

生怕哪天就被女真人给宰了。

对于云内之地豪强而言,他们并不在乎投降于谁,对大辽也没有多少的忠心,大家求的是一个稳定。

关键是要投降给足够强的一方,这离乱的日子,过一次就足够了!

可不想降了又降,所以还是有很多豪强,正在观望。

慢慢的,大家发现,原来这个定难军,还是大宋的武装。

大宋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大辽并称于世百余年,怎么也比其他小势力可靠许多。

而且女真鞑子凶蛮,一路过来屠城无数,造成了北地庞大的难民潮。

大宋又富庶得很,不管从哪个角度比,都强过女真那些深山老林出来的鞑子许多。

所以人心渐渐偏向定难军,此时韩世忠不断地耀武扬威,就是要让这些云内豪强看看,自己的实力,足够庇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