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再拒朝廷(第2页)
听说那刘延庆伐辽时候,每逢安营,他手下那些亲卫都带着名贵精致的横木挡梁。
将中军大帐,布置的跟别苑一样。
他进来之后,那些人依然围着桌案,只是都转过身来看他。
不知道他们刚才在讨论什么,只看着聚在一起议事的氛围,就像是个干实事的班底。
“拜见节帅。”中年人抱拳道。
“不必客气,阁下是?”
中年人说道:“下官陈过庭。”
陈绍点了点头,对身旁人说道:“这位是新任的御史中丞,因得罪了蔡京,被贬至黄州,李纲举荐回来的。”
陈过庭一脸惊异,怔怔地看着陈绍。
陈绍笑了笑,没有说话,朝廷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陈绍一清二楚。
完颜宗望南下,汴梁人心惶惶,全都畏战怯战。
此时李纲站了出来,不管皇帝喜不喜欢他,有个敢战的毕竟是好事。
于是李纲被任命为京城四壁守御使,总揽京畿防务,他举荐了一大批官员回朝。
其中就有宗泽,张所、傅亮,陈过庭,都是很有才能、且坚决主战的人。
“我受李伯纪所托,特来请节帅提兵东进,杀贼勤王!”
陈绍道:“前者宇文叔通来此,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是我不愿意东进,实则没有这个条件。”
“女真两路人马,论灭辽时候的战绩,只怕西路军还要更大一些。完颜宗翰手下精兵猛将无算,被我击退之后,日夜想着报仇。”
“我人一走,他只怕马上就要重新杀回来,到时候前线将士失去指挥,如何御敌?”
陈过庭时常出使辽国、夏国,能言会道,是李纲精心挑选出来劝说陈绍的。
他闻言说道:“以节帅神威,挟胜而来,女真破胆。完颜宗翰要是知道节帅东进,肯定不敢再进攻云中府,必然会支援东路军而去。”
帐中响起一阵嗤笑声,唯独陈绍几人没有发笑。
他一脸诚恳地说道:“前面我跟宇文叔通说过了,要我东进其实也行,只不过我不放心自己走后,手下兵马还有没有军粮吃。”
“我从定难军来此,跋涉千里,为国征战,今已半年矣!在这半年里,只见到过朝廷运粮队来过一次,只运了十万石漕粮。”
“而且朝廷奸佞,一个也未除,你让我如何能够放心东进。”
许进在一旁冷着脸道:“只怕我们节帅一走,朝廷的兵马就从后方进攻了。”
陈过庭皱眉道:“岂有此理,你怎敢如此毁谤朝廷!”
“那张觉之事如何?”许进丝毫不惧。
张觉两个字说出来,气氛顿时古怪起来,饶是陈过庭能言善辩,此时也不近语噎。
说到底,他还是太要脸了,不可能把赵佶甩锅的那理由说出来。
因为实在是太无耻了。
除了能骗骗自己,谁也骗不到。
“请朝廷快些拿出点诚意来,先把军粮运一些来,助我们守住云中。我们定难军以一军之地,挡住女真半数大军,已经是为汴梁分担了足够的压力。”
“再就是快些诛杀奸佞小人,不要让我们这些忠君爱国之士,为国死战之人寒心。”
陈过庭在心底叹了口气。
他不想诛杀奸佞?
他之所以会被贬到黄州,就是因为方腊民乱之后,他上书说蔡京、王黼、朱勔等人,皆不能辞咎宜正典刑。
这才被贬了出去,本来是要把他弄到海州的,但是人家是正统的旧党士大夫,有人护着,到了黄州就不走了。
反正都被赶出汴梁了,蔡京也懒得理会计较。
在他们新旧两党看来,出了京离开了汴梁,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没事写两首贬黜诗得了,今后朝廷国家大事,都与你无关了。
陈绍虽然确实离不开,也不敢完全信任大宋,但是他还是很真诚地对陈过庭说道:“如今朝廷虽然屡败,但是方针大略是没错的,在河北招募义军,多多起用贤臣,早晚都能将鞑子击退。”
“望朝中诸位,与我们定难军一道,勠力同心,咱们一起把女真鞑子歼灭。如今北境被他们屠戮一空,若是能做成此事,则中原百年之内,再无外患矣!”
这话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陈过庭却脸色一苦。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汴梁真的快顶不住了,朝廷中已经出现了一大批主和派,要与完颜宗望和谈,希望给些钱财人口,就让他们自行离去。
官家那里,犹疑不定,也不是个能决断的。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肯整治他的那些近臣。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陈绍提兵东进,他刚刚击败了完颜宗翰,正是军心士气最高的时候。
而且朝廷也确实对他很是忌惮,希望他能主动进朝,哪怕给他一个枢密使的高位,也比让他拥兵在外强。
大宋开国这么多年,拥兵最多的是童贯,当年节制西北、西南、河东所有兵马。
第二恐怕就是这个陈绍了。
童贯虽然领兵几十万,但是没有一个人觉得他会反,因为他就是一个宦官,所有权力都来自于皇帝。
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没有多少人会继续追随他。
陈绍则不一样,他手下这些人,但知有陈绍,不知有皇帝。
甚至他最主要的手下,大多都是原本西夏的人,从根上就不是宋人。
他自己有财计、粮食还有无数的战马。
他其实早就拥有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格,只是一直没有称王称帝。
只要他肯进汴梁为官,哪怕是破格提拔,哪怕是打破重文轻武的传统,大家也是乐意见到的。
只要把西北定难军收回朝廷,如今的女真鞑子就不足为惧了,大宋真有可能会实现对北方异族前所未有的胜利。
李纲以前是最忌惮陈绍的,时不时就上书要求朝廷防备陈绍。
如今也是一力主张让陈绍入京,甚至保证只要他肯入京,便让他担任此次抗金的前线总管。
把所有权力都让出来也无所谓。
陈绍把陈过庭送了出来,握着他的手,说道:“如今是国家危难之际,请你回去之后,务必帮我传话。就说我陈绍之心,坦坦荡荡,请朝中诸公不要无端猜疑,浪费精力。”
“大家齐心,将心思用在女真人身上。女真是小部落,而契丹已经覆灭,这正是天赐良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勿要辜负了此次机会。”
陈过庭明知道自己应该尽力劝说陈绍入京,也知道他所说的,大概率是巧言舌辩,但就是觉得无法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