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槁木逢春,稻香村内定乾坤(第3页)
“大嫂子。我知此事凶险,也知你心有顾虑。我不敢强求。”
“我只带来了一份,由江南数家商贾,联名写就的血泪陈情。他们愿倾尽家财,助朝廷清剿倭寇,只求圣上能派下一位能臣,来主持公道。”
他从袖中,取出了那份早已写好的奏疏,双手奉上。
“侄儿所求不多。只求大嫂子,能看在兰哥儿的前程上,看在贾家这份同宗之谊上,修书一封,请您父亲当年的门生故旧,那些尚存风骨的都察院御史们,将这份万民之声,呈于天听。”
“成与不成,皆是天意。即便事败,也绝不会牵连大嫂子与兰哥儿分毫。所有罪责,由我贾环,一人承担!”
李纨看着那份奏疏,又看了看自己身旁,那双眼放光,脸上满是崇拜与向往的儿子。
贾兰忽然上前一步,对着母亲,跪了下去。
“母亲,”
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三叔所为,是为国除奸,是为民请命!孩儿以为,此乃大丈夫所为!若父亲在世,也定会赞许!求母亲,成全三叔,也……也成全孩儿心中之志!”
这一跪,这一言,成了压垮李纨心中最后一道防线的稻草。
她看着自己的儿子,那个她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希望,那张稚嫩的脸上,已经有了乃父当年的风骨。
她那颗早已沉寂的心,在这一刻,仿佛被重新注入了滚烫的热血。
是啊,她守着这稻香村,守着这“槁木死灰”的名声,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儿子能有一个锦绣前程吗?
如今,一个能让儿子未来青云直上,能让他真正实现抱负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固然凶险,可富贵,不正是从这险中求来的吗?
她缓缓地,走到了自己的书案前。
那张书案,她只用来教导儿子读书写字,从未用来沾染过半点俗世的尘埃。
今日,她要为儿子,破一次例。
为他,赌一次命!
她深吸一口气,在那张素雅的宣纸上,铺开了纸。
她亲自研墨,动作缓慢,却无比坚定。
她没有回答贾环,也没有理会贾兰。
只是,当她提起那支熟悉的紫毫笔时,那双总是带着哀愁的眸子里,第一次,闪烁出了属于金陵名宦之女的、决绝而锐利的锋芒。
贾环知道,他赢了。
这盘惊天大棋,最关键的一枚暗子,终于,落定。
窗外,那几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腊梅,悄然绽放。
一缕幽香,飘入室内。
仿佛预示着,一个属于稻香村的,也属于他们的,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