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江南定风波

忠顺王府,书房。

空气中还残留著长史狂喜之后的激动,但忠顺王脸上的笑容,却已然收敛。

他的手指,轻轻地叩击着桌案上那封来自江南的密信,目光深沉,望向窗外荣国府的方向,彷彿能穿透重重院墙,看到那个躺在病床上,却搅动了天下风云的少年。

清点薛家“罪产”?

这句话,像一块涂满了蜜糖的巨石,充满了诱惑。

薛家,皇商世家,富甲一方。

其家产之丰厚,即便只是查抄出一部分,也足以让他这位亲王的府库,充盈数年。

长史见王爷沉吟不语,还以為他是在权衡如何才能将这份利益最大化,连忙躬身道:“王爷,江南那边已经将薛家所有产业暂时查封,只等您一道令下,便可正式入库。此事若做得乾净,便是一笔天大的功劳,也是一笔……天大的财富啊!”

他说得没错。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做法。

甄家是主犯,薛家是从犯,抄没其家产,充入国库,再由圣上拨付一部分,作为对他这位办案功臣的赏赐,合情,合理,更合法。

可忠顺王,看到的却是更深一层的东西。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九岁少年的身影。

从《长生殿》的巧解围,到“三策定江南”的惊天谋划;从借力打力,将林如海血案抛出,到如今这环环相扣,将王子腾与夏守忠一网打尽的雷霆手段。

那少年,不像是一个人。

他像是一只藏在暗处的、掌控全局的手。

他每一次落子,都精准得令人不寒而栗。

他每一次的谋划,都将人心算计到了极致。

忠顺王毫不怀疑,自己此刻收到的这份捷报,甚至连长史口中那句“清点薛家罪产”的请示,都早已在那个少年的预料之中。

这,是最后的考验。

考验他忠顺王,究竟是一个只看得见眼前利益的贪婪莽夫,还是一个值得长期合作的、有远见的政治盟友。

若自己今日真的贪了薛家的家产,固然能得一时之富,但失去的,却是贾环这个潜力无穷、手段通天的盟友的信任。

为了区区几百万两银子,去得罪一个能撬动天下棋局的妖孽?

忠顺王,还没那么蠢。

他缓缓地,将那封密信,推到了烛火之上。

信纸在火焰中,迅速捲曲,变黑,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长史看得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王爷,这……”

“拟旨。”

忠顺王声音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

“立刻,八百里加急,向圣上呈递奏疏。”

他站起身,双手负后,在书房中踱步,口中的话语,清晰而流畅,显然是早已成竹在胸。

“奏疏上,就这么写。”

“第一,江南甄应嘉,身为江宁织造,勾结倭寇,鱼肉乡里,毒杀朝廷命官林如海,罪大恶极,罄竹难书!臣已奉圣命,验明正身,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第二,皇商薛家,在此案中,实为被甄贼胁迫的苦主!其家族多年来,深受甄贼盘剥压榨,敢怒不敢言。然,即便身处危局,薛家仍心向朝廷,忠义不改!”

长史听到此处,已经是满脸震惊,几乎以為自己听错了。

这……

这与事实,完全是颠倒黑白啊!

可忠顺王,却没有给他任何质疑的机会,继续说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薛家在得知倭寇屡屡犯边,朝廷军费紧张之后,族中长女薛氏宝钗,深明大义,暗中联络江南数十位忠义商贾,共同筹措白银五十万两,捐于沿海军镇,以助我大军,平定倭乱!此等‘义举’,堪为天下商贾之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