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栽培少年郎(第2页)

他这句天真的话,引得一旁的贾兰,也不由得莞尔。

贾环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贾兰,问道:“兰哥儿,你怎么看?”

贾兰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神情,异常专注。那双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的眸子,紧紧地盯着那几行数字,眉头微蹙,手指在册子上来回比对着,仿佛在进行着某种精密的计算。

他不像贾琮那般,只看到了一个孤立的、异常的数字。

他看到的,是数字背后,所隐藏的逻辑与规律。

许久,他才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却又异常冷静的推断。

“三哥,琮弟说得没错,这淮安段的报损,确实高得离谱。但我看的,是这后面的备注。”

他指着册子末尾的一行小字。

“这本纪要,是汇总了近三年的漕运数据。我发现,这三年来,通州段和临清段的报损率,基本都维持在百分之一到二之间,互有高低,这很正常。可唯独这淮安段,连续三年,每一年的报损率,都稳稳地,超过了百分之五!”

他的声音,变得愈发清晰,思路也愈发明确。

“三哥,琮弟说耗子能吃,可天底下的耗子,总不会只盯着淮安府的官船吃,还一吃就是三年吧?”

“天灾水患,也不可能连续三年,都只淹淮安这一段河道吧?”

“所以,”贾兰的眼中,闪过一道惊人的、锐利的光芒,他得出了一个让贾琮目瞪口呆的结论,“这根本不是‘报损’!”

“这是……监守自盗!是有人,在用‘损耗’的名义,将这每年几千石的粮食,中饱私囊!”

贾琮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都合不拢。

而贾环的眼中,则爆发出了一团前所未有的、名为“惊喜”的亮光!

他原以为,自己还要再引导一番,才能让贾兰看透其中的玄机。

却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只知埋头苦读的少年,竟有如此敏锐、如此透彻的洞察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聪明”了,这是一种天赋!一种能够穿透表象、直抵事物本质的、真正的天赋!

“说下去!”贾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得到了贾环的鼓励,贾兰的信心更足了。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将自己的推论,和盘托出。

“三哥,我觉得,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漕运之事,牵扯极广。从粮草出库,到装船押运,再到沿途关卡的查验,最后入库交割,这中间,要经过多少人的手?”

“想要连续三年,每年都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几千石粮食,这绝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办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