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杨*度,冯道(第2页)

“那是因为杨先生所在的时期有多种新政治思想已经出现了,冯道那时候还是封建社会,只有一种帝王制度的思想,我觉得冯道要是生在先辈们那时期说不定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救国。”李源硕对于冯道其实很是敬佩,能在封建那种充满忠君思想的社会中,说出:在孝于家,在忠于国,这一句话。

认为服务民生比效忠一姓更重要,就已经超越了很多只知道忠一个姓氏君王的臣子了。

“冯道是谁?”扶苏听着两人的对话,有一种两人把自己排除在外的感觉,听的云里雾里的。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为官四十年,历经四朝十帝,还次次都是位极人臣,而且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之一五代十国,那是一个吃人的时代。”素素一脸认真的解释道。

扶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冯道居然做了十朝天子的臣子,那些皇帝都不会忌惮的嘛。

李源硕听到素素最后一句话,赞同的连连点头:“可不就吃人时代,它和十六国时代真的是让人恨不得它们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时代。”

“那些皇帝都不会心中有疙瘩吗?他都效忠过这么多朝代的帝王了。”扶苏还在震惊于冯道的十朝元老中,不解道。

“那时候本来就是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又不止冯道一人频繁换朝代效忠,只不过冯道本事更厉害,换的朝代比较多些罢了,不过他能一直坚守初心确实很让人佩服,起码比起那些愚忠的臣子好多了。”素素回答道。

“不过可惜,冯道在宋明清时期的评价都不怎么好。”李源硕叹息道。

“能好才有鬼,后面那些文人的脑子都被儒家的忠君思想给腌入味了,把儒家的伦理道德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也不看看他们自己忠的君是什么玩意。”素素气愤道。

“尤其是宋朝,欧阳修和司马光是怎么有脸批评冯道忠君问题的,冯道不知廉耻,他们怎么不看看他们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上位的,不知廉耻有赵匡胤不知廉耻吗,明明自己想谋朝篡位,还硬说是被属下逼的,说什么“忠臣不事二主”,这谁比得过赵匡胤,他倒是够忠臣的,忠臣到直接取代柴荣的王朝,从臣子成为皇帝。”素素最看不惯的就是双标,有本事骂完冯道也说说赵匡胤啊,专挑软柿子捏,倒是真有勇气。

秦朝

嬴政对于杨皙子和冯道很是欣赏,只是可惜这样的人都在后世,并不是他的大秦。

不过,看了看下方萧何,樊哙,陈平等人,心中满意的点了点头,已经比原来历史上好多了,慢慢来,他相信总有一天大秦的人才遍地都是。

汉朝

“连孔子后人自己都做不到不事二主,这些儒家文人倒是有脸去批判其他文人的不是,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刘邦对于后世这些文人表面一套背面一套的表现给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