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杨*度,冯道(第3页)

吕雉嘲讽道:“这些儒家人要是有脸皮,能延续这么久。”

唐朝

李世民听完冯道和杨先生的故事,不由的感叹道:“虽然他们做不到忠臣不事二主,但他们却都做到了忠于百姓,忠于国家,这样的人才是更难得的。”

虽然身为君王的他不应该说这话,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天下是百姓们的天下,有冯道和杨先生这样的人才是百姓们的幸事。

宋朝

赵匡胤被素素说的面红耳赤,陈桥兵变时他有没有喝醉,他自己最清楚了。

赵普看向上面的官家,心中不由暗暗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不管再怎么美化,后世该清楚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宋英宗时期的朝堂上,宋英宗和群臣们都面色难看的看着天幕,本来宋太祖上位史就不光明,现在被素素这样大咧咧的暴露在天下人面前,想来他们赵家在民间声望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五代礼乐崩坏,君臣易位,而太祖以仁义得天下,结束了长期分裂,冯道怎配与太祖相比。”司马光指着天幕上的素素恼羞成怒的喊道。

欧阳修神情怔愣的看着天幕,虽然冯道是爱护百姓不错,但频繁更换国家效忠,难道这不是对原来故国的百姓们的一种残忍嘛。

明朝

小朱棣看着素素那霹雳吧啦的的对宋朝皇帝的一顿输出,转头看向自家大哥:“原来不是只有父皇才有这待遇,这宋太祖也不逞多让啊。”

看素素把赵匡胤骂的,几乎就是指着对方的鼻子骂对方是逆臣贼子。

“你闭嘴吧,嫌这几天没挨揍屁股痒了是吗。”朱标听到这个连忙抬头看了看上方正看着天幕的父皇,见对方没听到的样子,连忙转头看向朱棣。

朱元璋怎么可能没听到朱棣的话,他只是懒得去说。

冯道他知道,如果是他还是普通百姓,他会很希望能有冯道这样的官员,但现在他是君王,就算知道冯道是为了百姓好,但这样的臣子谁敢重用,如果他生于后世,也许也会如素素一样想法,可惜他不是,他是生在元朝,创立大明的朱元璋。

特殊年代

学校的师生们听到这名字一愣,他们有不少人都知道他,而且有的人还认识他。

他们没想到这人在以后竟然把每个救国的方式都尝试了遍。

“杨先生当真是吾当楷模。”有老师忍不住的发出了感慨。

当初知道他支持袁世凯复辟的时候,不少人还对他极其失望,以为他开始贪图享乐了,原来对方的信仰一直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