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海水稻,沙漠化(第2页)
……1962年,县委书记焦*裕禄来到了面临风沙,盐碱,内涝,三大危害的兰考,他带领全县36万人民造林治沙,翻淤压沙,育草封沙……}
素素听到这熟悉的名字,再看看电视上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树林,感叹道:“最初建国的那些先辈们真的是最纯粹的一批人了,他们是真的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随着现在的网络日益发达,素素有时候也会被网络上曝光的很多社会的黑暗面所影响,有时候她也觉得虽然现在是比以前日子过的好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是不如先辈们那时候纯粹。
扶苏也是对这些以身作则的官员感到钦佩,要知道,在大秦官员对百姓态度好些,都能被人说是亲民了,至于亲自带领做事,别想了,最多的也就是写些诗歌赞颂下做事的不易和成果,再好些的就是口头上对百姓们说下辛苦了。
秦朝
嬴政不解的看着天幕上沉默的扶苏,以他对扶苏的了解,扶苏不可能连自己未来想做什么都还没想好。
毕竟就算素素一家和李源硕跟国家不介意一直养着扶苏,但就以扶苏自己的性格,也不会想一直让别人养着他。
汉朝
“这科研还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啊。”刘彻看着那些科研人员年复一年的实验,满脸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要是以前有人告诉他一件事需要等个十几或者几十年才知道结果,他才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财力。
而现在,除了军费的,其他方面,甚至他自己的吃喝用度,都要为科技研究让步。
甚至刘彻有时候都怀疑这科技要是继续研究下去,自己的陪葬品还能不能保住,要知道现在自己的吃喝用度已经快削减到和父皇皇父祖那时候差不多了,连自己想给人赏赐都要考虑再三。
唐朝
不少世家官员看到后世官员亲自带领百姓植树的画面,脸色不断地变化着。
“为官者,应当志在圣贤之道,岂可屈身于农事?真是有失体统,有辱斯文。”
本来现在那些平民看他们这些世家的眼色就不怎么友好了,现在有了后世官员的对比,不就更显得他们的不堪。
边上的侍从听到这话,心中不屑道:说的好听,也没看你干过什么实事,而且没有我们这些人的伺候和种地,哪有你这么舒适的生活。
宋朝
“简直是奇迹,那么大一片居然都是在沙漠上种的。”苏轼看着那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林,被后世人那坚持不懈的毅力给震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