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图书馆的机遇(第2页)

方青云心里一沉,这比他预想的要麻烦。正当他思考对策时,旁边两个中年人的谈话声飘进了耳朵。

"老李,你那本《冶金技术》翻译得怎么样了?出版社催得紧吧?"

"别提了,俄语语法太复杂,一个长句子我得琢磨半天。要不是稿费可观,我真不想接这活儿..."

方青云耳朵立刻竖了起来。稿费?翻译能赚钱?他不动声色地往声源处挪了几步,假装在找书,实则竖起耳朵仔细听。

"听说你上次翻译那本《机械原理》拿了八十多万?抵得上两个月工资了。"

"差不多吧,就是太费脑子。现在懂俄语的人少,出版社求大于供啊..."

两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方青云的心却砰砰直跳。八十万!相当于父亲两个月的工资!如果他也能接这种翻译活,家里的经济状况立刻就能改善。

"这么挣钱,外语好啊,外语得学,得学!"方青云激动的想着。

他急切地回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俄文版的《基础焊接技术》翻看起来。令他惊喜的是,虽然从未系统学习过俄语,但那些字母和单词在他眼中竟然变得可以理解,这肯定是穿越带来的"过目不忘"能力在发挥作用。复杂的专业术语他暂时看不懂,但基础内容已经能理解个七八成。

英语书架上的书虽然不多,但也有《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经典著作。方青云随手翻开一本,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比俄语更好,几乎能流畅阅读。这也不奇怪,前世他好歹过了英语六级。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海中逐渐成形:先通过父亲办借书证,然后在家自学俄语和英语,等水平足够就去接翻译活。但问题是如何解释他突然会外语?一个十二岁的初中生,没经过系统学习就能翻译专业书籍,这太引人注目了。

方青云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可以说是在学校跟老师学的!现在不少中学确实开设了俄语课,虽然不普遍,但作为借口足够了。

打定主意后,方青云又看了会儿书,把几本适合初学者的俄语教材和简单读物的位置记清楚,便离开了图书馆。

回家的路上,方青云的脑子转得飞快。

四合院里,方铁难得没有加班,正坐在门槛上修理一把旧椅子。见儿子回来,他抬头笑了笑:"图书馆怎么样?"

"挺好的,爸。"方青云蹲到父亲身边,装作随意地问道,"咱们学校有俄语兴趣班,您说我要不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