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国

方青云的《大国崛起之英国》被桓大使寄回国内后,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然而三个月后,外交部转来了一封来自国务院研究室的信函,对方青云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资料翔实、见解独到,对研判西方经济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很快,方青云的行政级别从18级晋升至16级,正式成为正科级外交官。代办处的同事们纷纷向他道贺,老成持重的郑怀远参赞难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方啊,你这可是破格提拔,咱们外交系统里可不多见。"

方青云只是笑笑,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代办处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伏案整理经济数据。他并不清楚自己的书在国内高层引起了怎样的讨论,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代办处收到的国内指示中,关于"对英经济合作"的条目明显增多了。

1960年底,在桓大使的推动下,方青云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由伦敦一家左翼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英国何以强大:一个东方观察者的视角》。起初,方青云对这本书的市场反响并不抱期望——毕竟,一个中国外交官写的英国历史,英国读者会感兴趣吗?

然而,出版后的反响却出人意料。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刊登了一篇书评,称这本书"跳脱了传统欧洲中心主义的叙事,以冷静客观的笔触剖析了大英帝国的兴衰逻辑";伦敦经济学院的一位教授甚至在课堂上将本书列为推荐读物。短短半年内,首印的3000册销售一空,出版社紧急加印。

"青云,你的版税支票。"代办处的机要秘书林秀琴将一张薄薄的纸片放在方青云桌上,眼中带着揶揄,"你现在可是我们这里最富有的人了。"

方青云扫了一眼金额:872英镑。这在当时的英国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收入。他毫不犹豫地签下名字,在收款人一栏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代办处"。

"你这是......"林秀琴愣住了。

"捐给组织。"方青云轻描淡写地说,"国内现在外汇紧张,这些钱能买不少急需的物资。"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代办处。桓大使在周例会上特意提起此事,虽然没有点名表扬,但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谁。会后,郑参赞悄悄塞给方青云一包中华烟:"国内刚捎来的,大使让我转交给你。"